返回再见柳隐  三国之禅兴大汉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经,又善于变通,自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人物。

最关键是诸葛亮的威望,可以压住向这些骄横的官二代,将二代,以及自视自身颇有才能的人才。

到时候这批人在诸葛亮的教导下,数年之后,起码有不少人都可以镇守一方了,而且比起历史将更加的耀眼。

有了这些家伙在诸葛亮身边,也能分担诸葛亮不少的压力,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家学渊源,才能不凡,可以独自处理军政要务,所以诸葛亮只要把关大局即可,如此一举多得,刘禅只要不傻,当然要做了。

蜀汉未来的大将军姜维,现在还八字没有一撇呢,对于眼下的蜀汉人才,刘禅的要求就要更严格的多了。刘禅对于诸葛亮的要求就是,严格教导,勿使他们荒废学业。

对于刘禅要求自己培养如此之多的将官人才,诸葛亮更是苦笑不已。不过心中,诸葛亮对于刘禅更是连连惊叹,直言:“殿下当真是雄才大略,所谋甚深!”

刘禅往他的兜里塞这么多的年轻人才,想要做什么,诸葛亮哪里不知道。一边感叹刘禅深谋远虑,一边为自己以后有的忙了,不得清闲的感到劳累。

不过后来,诸葛亮发现自己并不劳累,这些人确实都很有才能,自己只要一点便透。这些人很快都能适应各自的岗位,对于军政事务处理都有板有眼。

刘禅带走柳隐,为了不给柳隐留下遗憾,于是把柳隐的母亲,也一并接往成都居住,这样一来,柳隐也就少了许多牵挂,可以安心的为刘禅效力了。

柳母和徐母很像,都是识大体,知大义的良母典范。对于这样的贤良母亲,刘禅肯定要予以褒奖的。于是发明了一个对于优秀母亲的封赏,柳母第一个被封为贞德夫人。

后来,柳隐成为中兴名臣,贞德夫人被立庙祭祀,名流千古,比起柳隐这个兴国名臣还要响亮。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