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蜀汉军备  三国之禅兴大汉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禅与诸葛亮纵论天下大势,虽说在某些方面,刘禅显得稚嫩,可是总有奇思妙想让诸葛亮眼前一亮,有时听得诸葛亮连连点头,双眼冒光,这个时候,刘禅就得意得不得了。

诸葛亮觉得,刘禅现在已然具备一个英主的气质了。毕竟刘禅现在变现出来的心胸,气度,意志,谋略都算得之选,只要在历练一下,诸葛亮相信,即便是没有他,刘禅也能统一天下。

这种策论,实际也是这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经常干的。要是放到现在,大概就是商业互吹,当然了,也不是谁都吹得出水平的。像诸葛亮这样的搞商业互吹,那都是实力派,这样的人天下才几个。

刘禅将三国时代的人才,分为四个等级,顶级人才,诸葛亮就是顶级人才之中的佼佼者了。而且很全面,当然了诸葛亮在政务,战略属于顶级,在指挥战术,造诣也不低,另外诸葛亮极其注重科技发展。

就他本人而言,在技术领域也有不俗的造诣,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音乐大师,与刘禅的交流中,诸葛亮坦然承认自己的剑术很高明,不下于一些剑术名家,还使得一手一手好朔法。也气得烈马,开得强弓。

刘禅听了顿时就惊讶了,暗道:“自己真实太小瞧古人了,汉代的名士都是佩剑的,而且这个时代的儒家并不像后世那么垃圾,固步自封。许多的儒家之人,都练得一手好剑术,骑得骏马,开的弓弩,也就难怪,那些谋士都能追随自己的主公冲锋陷阵了。”

刘禅对于这些不太了解,毕竟三国演义实在是太坑了,弄出许多乌龙,实际却并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关羽,确实身材高大,因为出身不好,经常劳作,所以脸庞看起来有些腊红色,腊红色是怎么回事,许多人大概都知道。

而且,关羽使用的兵器,并不是大刀,那玩意儿是唐末宋初出现的兵器,实际是一种步兵武器,骑兵使用大刀作战,十分的吃亏。

所以,这个时代有条件的骑士都会打造一把不错的马朔。臂力强的马朔就比较长,像张飞这样的,一把马朔就长达三米多,一旦冲刺起来,就会取得先机,先一步将对手刺下马去。

这种马朔重达三十余斤,臂力不强,根本无法使用。一般的武将使用十斤重的马朔,勇武的猛将,达到二十余斤。

当然了,也有不少使用长枪,长矛,还有戟。但是这些武器大多是冲刺武器,在马的武将,冲刺的时候,基本很难实现左右刺枪刺矛。基本就是一个冲锋解决敌人。

相比起马朔,长矛,长枪和戟的造价就便宜了许多。赵云之所以使用长枪,不过是因为,家里穷,实在是买不起马朔。

但是赵云天生不凡,将一把长枪练得出神入化,不比马朔差。而且好的马朔造价高昂,维护困难,像他这样的武将使用起来,就显得奢侈。

刘禅在与诸葛亮研究长兵器作战的时候,提到大刀和方天画戟这种兵器,但是诸葛亮却连连摇头说道:“这些兵器看起来威猛,实际并不适合战场。”

尤其是刘禅将这些武器画出来后,诸葛亮摇头失笑道:“若是街头斗殴,江湖人物,可以用来先试一下外,并不适用与战场。”

后来刘禅又提出了钩镰枪,这种兵器确实不错,诸葛亮觉得也还不错,后来刘禅发现这种兵器其实就是戟的改良版,主要就是钩刺。

但是戟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砸,相比起来,钩镰枪倒是可以小规模的运用于山地作战的部队。钩镰枪的大部分作用,戟都可以做到,所以刘禅十分的赞叹古人的智慧,原来相比起古人来,我们虽然创意多了,可都是华而不实。

后来讨论到其他兵器时,也只有环首鱼头大刀诸葛亮觉得还可以,但是这种大刀消耗铁比较多,制造起来倒是方便许多,毕竟环首汉刀的制造实在是太考验技术了。

大批量生产起来对于完整的大汉倒没什么,可是对于现在的蜀汉实在是一大消耗。当年刘备招蒲元打造汉刀数千口,可是消耗了蜀汉大量的资源,最后也制造了两千余把,。这两千把战刀,为刘备增强了不少实力。

以后蜀汉的步兵刀手,都会以这种厚背环首鱼头大刀为主,因为加长了刀柄,所以这种大刀手的战斗力比起环首汉刀要强,但是持久战斗面就要差一些。

由于可以粗放式生产,对于工匠的要求也降低了不少。针对曹魏多骑兵的特点,将来刘禅准备专门打造长柄十字矛,这种矛刃长,柄刃之处的护挡,比起戟要长,所以可以架住马匹,也可以将骑士直接架下马去。

这种兵器对于蜀汉来说,可以作为主战长兵器,也是一种粗放式的兵器,但是可以大量生产,比起戟来,在人工节省了不少,而且便于补充。

诸葛亮见到这两种兵器,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虽说牺牲了华丽的艺术感觉,可是这两种兵器,毫无疑问可以极大地增强蜀军的装备。

至于精品环首汉刀,就只能作为精锐部队使用,以及什长以的军官使用了。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