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和花环从来不是守株而获的兔子,骄傲和自豪也不是漫天掉下的馅饼。只是瞄准而不射击,不是好猎手;只是呐喊而不冲锋,不是好士兵。永远躺在摇篮里,四肢会萎缩;永远呆在黑暗里,双目会失明。今天就出发吧,出发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出发了人的智慧才得以发挥。——《今天就出发》
月洒清辉,梧留疏影;灯流白光,书散暗香。
秀才还是在社科阅览室的33号桌坐下,还好是开学初,晚上过来还有座,如果是学期末,早晨一开门短短几分钟就会占满了。
看来,开学就来图书馆阅读学习的才是真爱。
秀才把双肩包从背上取下,放在桌上,从中拿出阅读笔录本,然后再拿出红色圆珠笔和钢笔,之后拉好背包拉链,放在座椅上。
拿笔记本时,秀才朝对面的34号桌瞄了一眼,已经有人占座,从座椅上的双肩包和桌上的文具盒及笔记本来看,应该是一位女生。
占好座位,秀才去书架选书看,今晚打算看的是信息经济学类的书籍,这也是他本学期的读书重点。
大一初入学时,秀才亦参加了学院举办的舞会,在当时的舞会上他是拘谨的、羞涩的参与者。
在热闹的、喧嚣的、张扬的舞厅里,秀才虽然在最后一支蹦迪的舞中参与了,然而在参与的过程中他突然进入了一种状态,一种融入与剥离的状态,仿佛肉身与灵魂割裂了开来。
精神的理性一边在审视着舞动的身体,身体中有着狂热在涌动,然而越是这样,精神越发冷静,越发理性,越发明锐。
窥一斑而知全豹,落一叶而知天下秋。
秀才不禁在想,未来的、热闹的、纷繁的、喧嚣的、眼花缭乱的大学生活,是否是自己真正的需要?
如若不是,那么该当如何选择?
是的,秀才很清楚,只要愿意,他能很好的融入到每一个活动之中,无非是花些时间和心思。
可是他又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一种精神的孤独;一种无知,一种浅薄的无知;一种恐惧,一种无法掌控未来的恐惧。
就在那时,就在那场舞会上,秀才隐约明白了未来的路如何走,未来的大学生活如何度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在与大师接触的过程中,在对学长学姐学习经历的审视中,在对未来发展的不断思考中,他越发的明白了自己的需要。
这个需要就是读书,大量的阅读,拼命的阅读,正如后来秦奋在病房里与他所说的那样,只有不断的阅读,不断的提升自己,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抓在自己手中。
秀才分析了自己的核心资源、可依靠资源、可有可无的资源,分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次级能力、随时要补充和不断提升的能力,分析了自己的优势,自己的劣势,未来的威胁,和可能遇到的机遇,他发现未来的一切变化其实都是在自己手中。
与他人相较,没有家世、没有经济、没有平台,而只有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勤奋,自己流多少汗,自己付出多少,自己花多少心思,未来才可能有多幸运,有更多机会,有更多平台。
他明白了,此时或许多努力一分,未来压力就会减轻十分;今天汗水多流一滴,未来或许就少流千滴血、万滴汗。
秀才走到第47排书架,在第三列的第三层,找到与信息经济学相关的书籍,有很多种版本,他从中抽出一本。
当他把书本拿下的时候,从书与书的空隙里,突然就看到了对面。
在46排第三列的第三层,刚好石思诗也在选一本曼昆的《经济学》,当他们都拿下自己所选的那本书时,石思诗看到了对面一位眉清目秀的男生看着她。
秀才从空隙里看到石思诗的瞬间,似乎愣了一下,然后又仔细的盯看一下,似乎想确认一下,是不是真有个人,是不是真的是那天接新生时遇到的那位女生,如果是,似乎也太巧了。
石思诗看到对面的男生又盯着她看了一眼,微微有些皱眉,也没在意,然后抱着书本,转身就走了。
秀才稍后也选好了书,拿着书本返回自己的座位。
当他走到座位准备坐下的时候,又有点愣神了,坐在34号位的竟然是刚才的女生!
有那么巧么?有那么巧!
石思诗就坐在34号位,她感到对面站了一位男生,抬头看了一下,竟然是刚才在书隙里看到。
不过,这又有什么呢,然后她又低下头,翻看起曼昆的《经济学》。
秀才拿着书坐下了,打开,在看着文字的时候,心底泛起了涟漪,迎新时的惊鸿一瞥,在此时越发清晰起来。
难道这是“使我思君朝与暮”的回响?
秀才有了一种错觉,这种错觉让他在看书的过程中,有了心情不静的感觉,似乎就隔着一个挡板,一股难明的气氛在他和她之间氤氲开来。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