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6实地采访  素衣艳阳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通了气,告诉他,这个记者团,是专门来采访凤仙村脱贫攻坚故事的,让他做些准备。何达兴当然乐意,凤仙村太落后,太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了。只要有人关注,很多事就好办了。

何达兴带着记者们去了汪华建的蔬菜大棚,这里正热火朝天地施工,汪华建说了自己公司在凤仙村做的事,主要是说土地流转,这是一种新的扶贫途径。

何达兴还带着记者去了通电施工工地,那么高的山,有一个文弱的记者压根爬不去,何达兴笑着说:“张娟娟每天跟我们一起爬山,一起干活,挺好的。”说得这个文弱书生眼睛低垂,不好意思看人。

采访完之后,有记者问何达兴:“村小学在哪里?我想去看看。”

何达兴不明就里,又带着记者来到村小学。所谓的村小学,就是村部给了四五间房子,许多课桌椅子缺胳膊缺腿,残缺不齐,电灯都没有,更别说电脑了。

大家转了一圈,提出要找学校校长谈谈,如果改善教学学习条件,需要多少钱?

校长满头白发,额头沟壑纵横,戴着一副眼镜,镜片有玻璃瓶那么厚。

校长听说记者们可以呼吁社会关注凤仙村小学,公开呼吁爱心人士捐资助学,挺平静的。他说:“以前,也有人来捐过东西,但是,我们根本用不。后来,这些东西要么被镇里调配到其他小学去了,要么就坏了。”

“通电之后,就能用了!”何达兴说。

“是的!我也想要有能使用这些设备的年轻老师啊,不会使用,照样是一堆废品。”校长的话很扎心很现实。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