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少爷也在此行呢。”元儿拿了个小被放在林钰音腿上。
五六月份的天气不算冷,只是马车在行驶中难免有风。
女儿家的身体受不得凉。
再说,能有条件舒舒服服的,自然是怎么周到怎么来。
“嗯,尽快回府吧。”林钰音翻了一页手上的书。
“林禾,小姐让快点。”元儿对外面的林禾说道。
“是,小姐坐稳了。”随着“驾”的一声,马车在平稳的官道上奔驰。
王雨儿所在的上青县就在皇城脚下。
她并不是上青县人,但人家有本事。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不,一发达,就立马转换阵地。
带着一家人,在上青县买宅子,做生意。
林钰音到府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
“小姐,一路辛苦了。”
元儿是鹅蛋脸,做派带着稳重。
宵儿是个圆脸喜庆的姑娘。行事作风带着爽利。
见着林钰音回来,赶紧放下手里的活,伺候自家小姐先坐下休息。
又风风火火招呼几个婆子抬洗澡水。
她家姑娘每次出远门回府后,喜欢先泡个热水澡。
这热水,从午饭后便备着了,就等着小姐回家。
小汤跟小圆,也紧跟着拿着衣服,毛巾,伺候姑娘沐浴。
说起这四大丫鬟的名字,林钰音也是无奈。
谁让她那时候太小,没法自己做主呢。
因为她是中秋节出生,所以,她的贴身丫鬟的名字就这么来了。
她爷爷说了,贴身丫鬟嘛,自然要跟着主子的步调。
林钰音好奇,她若生在别的时辰,她爷爷能为她的丫鬟们想出什么独特的名字呢?
也只是一想,林钰音心里明白这是爷爷对她的看重。
不然,不会连下人的事都亲自安排。
在这将军府,能得到这般看重的,也只有两人。
一个是她,一个是哥哥。
哥哥是继承人,对他的看重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到了她这,爷爷说,她林家的女子不易,自当是放掌心好好疼着。
也亏得她不是个闹腾张扬的性子。
不然一定养出个女纨绔。
而这四个丫鬟也只比她大一两岁,打小一起长大,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如今,不光是因为她们自身优秀,更重要的,也是有了感情。
这名字,在她十岁那年就问过她们要不要换,她们都不在意。
如今也叫顺口了。
名字嘛,甭管好坏,喊多了,就顺口好听了。
林钰音靠在浴桶上,由着小汤小圆伺候她,闭上眼享受被热水包围的感觉。
一番洗漱,身子轻快不少。
林钰音擦干头发,到外间坐定,宵儿就领着两个二等丫鬟摆上饭菜。
“小姐,尝尝这粳米南瓜粥,是城郊庄子上今儿送进府的新鲜小南瓜做的,说是这小南瓜软糯香甜,口感很好。”小汤是个轻声细语的姑娘,瞧着最是和顺好说话。
林钰音接过,嫩白如玉的手指捏着碧色的勺子,勺子舀起熬的粘香的粥,送入口中。
“嗯,不错。”林钰音很满意。
配着爽口的小菜,用了两碗粥。
其他的大菜跟主食没动,让几个丫鬟拿下去分着吃了。
几个丫鬟也知道她坐马车久了,就只爱粥跟汤汤水水的。
所以也没多安排饭菜。
不过也足够她们四人吃了。
主子们的饭菜,便是简单,也是丰盛的。
元儿跟小汤先去用饭。
宵儿跟小圆跟着林钰音后面,在屋子外的回廊里慢慢散步。
“今天府里有什么事吗?”林钰音指尖拂过一片竹叶。
她这里,姹紫嫣红的花卉很少,梅兰竹菊倒是多,不图高雅,只图看起来清新舒服。
她不是个很喜欢花团锦簇的人。
说到底,她这个人性子淡,喜静。
不管生活还是情感,都偏爱简约风格。
“府里没有大事,只大少爷明天要出发,老将军交代,明天早上全到前院为大少爷践行。”小圆的回答一板一眼,这个丫头,最是守规矩。
而林钰音最喜欢她的一点就是,从不用自己的规矩,要求别人。
“嗯。”林钰音在回廊里来回走了两趟就去了书房。
小汤跟元儿也正好吃过饭,换下宵儿跟小圆,到书房伺候。
到了书房,林钰音让小汤铺了宣纸,元儿磨墨。
林钰音右手执笔,左手挽住右边的衣袖。
手腕轻转,玉手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