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沾了人家便宜还怪人家吃你豆腐啊,好啦,我还不知道你啊,昨晚看到她回来的样子就知道她碰了一鼻子灰。
王半君抱着赵若兰的腰道:你说我们是不是该明着问她,到底为了什么?
赵若兰道:怎么问,一问的结果无非两种,要不就是她编个说辞,继续跟着我们,那么她就会更谨慎,要不就是啥也不说悄悄的离开,所以顺其自然吧,看她什么时候动手,到时候一切就明白了,她坚持不了多久的。
王半君答道:嗯,若兰,有你真好。
赵若兰抚摸着王半君的发鬓凝噎道:好吗?什么也给不了你。好了,我过去了啊,她们快醒了。
赵若兰走进去的时候,唐如玉也睁开了眼睛,略带倦意的说道:若兰姐你醒了啊?
赵若兰轻轻的笑道:嗯,天亮了,如燕姑娘有没有睡好?
唐如玉晃动就一下腰肢道:还行,王大哥醒了没?
这时雪儿眯着眼断断续续的说道:你们这么早就醒了啊?
赵若兰笑道:他啊,不知道有没有醒,雪儿你别睡了,天晴啦,我们也得赶路。这时只听王半君在大厅说道:你们都醒了吧,先休息一下吧,我出去弄些草料喂马。
下了一场雨,道路也变得娇弱不堪,一脚下去都是一个坑,王半君从外边薅了些青草,又在柴房抱了些干草给马吃,就来到赵若兰她们的房间,雪儿道:再有两天我们差不多就能到达黄山,今晚我们是不是赶到客栈呢休息啊?
王半君笑着说道:怎么了,我们雪儿姑娘是不是委屈了!
雪儿嘿嘿一笑道:倒不是委屈,睡一晚上后背都疼得厉害!
赵若兰打趣道:我们雪儿姑娘千金之躯,确实为难了!
雪儿跳到若兰身边撒娇道:若兰姐,你,你笑我!
屋内顿起一片笑声。
雨后的天气往往都是很好,顶着太阳迎着风,一路策马扬鞭,沿途尽是草绿田肥,要是没有倭寇侵扰,那么这些地方的百姓肯定也能安居乐业,不觉已近中午,但见远处的矮山上一座塔直立而起,甚是雄伟,赵若兰驻马指向那座塔道:你们看那座塔,应该有人居住,我们中午就到哪边休息如何?
雪儿立马道:好啊,以前路过这里,也没注意,今天就在那里吧!
塔的四周围墙均已破落,走近里边只见此塔五层丈余高,每层四门面,通体破旧的砖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沧桑,而塔南不远的一处高台上十几位道士模样的人在练习剑法,看到王半君,一个年长的道士缓缓走了过来,走近拱手施礼道:几位居士这是路过这里还是前来施善而来?
王半君还礼道:惊扰道长了,我们是路过此地,看到此塔甚觉灵性,前来参拜!
这位道长悠然笑道:这位居士有礼了,正好我们已做好斋饭,不如一起先用饭如何?
赵若兰取出一些银子递给这位道长,施礼道:哪多有叨扰了。
道长收下银子谢道:各位客气了,请随我来吧。
走过高台,赵若兰看见台上几人持剑而立,目光却似曾相识,用手碰了碰王半君,王半君顺着赵若兰的目光看去,然后又看向四周,淡淡的问道:看来这处仙地也是年久失修啊,怎么如此残垣断壁!
道长回头叹道:居士也看出来了,贫道在此四十余年,本来这里也是香火鼎盛,后来有几次倭寇侵扰,朝廷也奋力抵抗,但是几经摧残后,道士们走的走,逃的逃,剩下没几个人了。
王半君立马问道:我看那个高台上几位道友身手不错,现在的人也不少啊?
道长一阵犹豫支吾道:啊,那些人啊,他们,他们是逃走以后又回来的,其他地方也不好过啊!
来到斋堂,一个小道士端来了一些饭菜和米饭,王半君和众人坐下来说到:道长把其他人唤来一起吃吧!
道长微微笑着说道:你们不用客气,他们的饭已经备好,也开始吃了!
唐如玉站起来轻声说道:你们先吃,我去方便一下就回来。
赵若兰点头道:嗯,你去吧。
赵若兰疑惑地问道:道长,当今皇上崇信道教,为何此处如此败落,却是为何?
道长低头一声长叹道:众位有所不知,太平府衙两次都说上边拨了银子要重修此塔和宫殿院落,可是每次都是过来看看就走,后来听说都被他们送给首辅大人的儿子小阁老了。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现在香火又不景气。
唐如玉来到宫殿门口,只见一个道士飞快的走过了拱手道:小姐!
唐如玉生气的问道:你们怎么在这里?唐宝玉呢?
这人立马道:小姐,少门主让我们在此等候你们,找机会助你杀掉他!
唐如玉呵呵笑道:你们帮我,你们有这个能力吗?
这人信心十足的说道:小姐请放心,用不了一个时辰他们就会浑身无力,运不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