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初入京师  大明侠道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在此时,南边一阵喧哗,民众纷纷让开一条道来,只见大批锦衣卫押着囚车驶过来,一共两辆,只听旁边有人纷纷议论道:这可是大官,听说是兵部尚书张经,另一位是浙江巡抚李天宠,这么好的官,不想却被奸臣诬陷,唉,忠良自古很少有好下场的!

囚车上前边一人虽已在牢笼之中,但见气度依旧不凡,后边一人则大声呼道:奸臣当道,我等冤枉,有功不赏,无功却受禄,还有王法吗!

旁边的锦衣卫用刀拍着囚车道:我说李大人,你就别喊了,喊也没用,我等敬你是个英雄,你别为难我们,这可是京城,有冤廷审的时候你尽可以向皇上言明啊,在大街上嚷嚷有用吗!

这个李天宠听后也不在喊叫,他心里明白,一路上这些锦衣卫对他们够可以,要是真惹他们不高兴,别说到时候冤屈不能得以昭雪,就算能活着见到嘉靖皇帝都是问题!

望月楼乃是京城有名的酒楼,接待的大多数都是富家子弟和江湖侠客,也有不少官宦子弟前来消费,这里通常有很多第一手资料,吸引着各色各样的人前来打听。

二楼大厅,王半君和赵若兰要好了酒菜在等待一个人的出现,一位重要的朋友。

这时只听旁边的一桌客人说道:诸位,听说没有,武林至宝太霄宝剑在皇上出游时被偷了!

另一人接着道:谁这么大胆,敢偷皇上的宝物,武功想必非常了得啦!

哪人说道:听说是一个名叫王半君的,此人武功高深莫测,一人力敌锦衣卫数百人毫不费力,还来去自如。

另一个问道:那么现在太霄剑现在在他手上了。

哪人道:王半君得到太霄剑准备带走,谁知被蜀中唐门的少门主唐宝玉抢走了,后来王半君和各路武林高手大闹蝙蝠谷,唐宝玉携带太霄剑不知所踪!

靠左边的一桌也有人小声说:听说今天兵部尚书南七省的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今天押到北京了。

身材矮小的一人道:恐怕这两位是凶多吉少了,得罪谁不行,居然得罪了严嵩,现在严嵩可是权势熏天,他的义子赵文华把所有的功劳都说成自己的,只想把张经和李天宠早日处决,就进言皇帝说他们拥兵自重,养寇为患,而且侵吞兵饷等。

正在这个时候,只见一便衣劲装的青年人慢慢的来到王半君身旁,此人正是锦衣卫千户沈炼。

王半君和赵若兰同时起身施礼道:沈兄。

沈炼连忙还礼道:贤弟你们请坐,河南一别不觉已匆匆两月,你们还好吧?

王半君笑道:托沈兄挂念,一切都好!

沈炼喝了口茶,说道:贤弟,你说的没错,最近我差锦衣卫的兄弟四处打探,发现赵全等手下,全都投靠了俺答汗,在这些人等的串通怂恿之下,大同和各地边塞的士兵毫无斗志,很多人逃离到俺答汗的营地,他们又被俺答汗利用返回我边防驻地刺探情报,有的人都混到了京城,他们化作要饭的乞丐,郎中,商人等,根本不知道哪个是,那个不是!

王半君道:要想找出这些人,必须找到这里的头目,擒贼先擒王,找到他们的带头人,其他人自然就暴露无遗!

沈炼继续说道:现在朝廷局势不稳,多事之秋,俺答汗经常带兵骚扰边界,南边的倭乱又狼烟四起。现在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被撤职拿办,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前去。

王半君问道:听说这张经和李天宠都是抗倭名将,而且功劳卓著,倒落得如此下场。

沈炼无奈的叹息道:谁说不是,前几天我本要上疏劝阻皇上撤回命令,好让张经他们全力打击倭寇,尽早扫灭倭乱!可是还没等我开口,给事中李用敬和闻望云,就因为上疏请求皇上赦免张经等人,就被廷杖差点打死,并下旨谁都不许为他们求情!

王半君道:如果他们冤死,将是大明的损失,将会领天下人心寒哪。

沈炼道:可惜我官微言轻,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半君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叹道:这也不能怪沈兄你啊,这么大的天下,岂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啊!问心无愧,尽力而为吧。

沈炼这时突然道:贤弟,现在陆炳升任了锦衣卫指挥使,我和他略有交情,此人武功高深莫测,我也曾得他指教,他现在正全力搜寻太霄剑,得到的情报说你知道太霄剑的下落,你到京城的消息恐怕已经被人探到。我想他很快会找到你,你要小心!

王半君毫不在乎地说道:沈兄,我这次来京城也是为了太霄剑的事,该来的总会来,一时不知道怎么解决才好啊!

赵若兰慢声道:半君,我觉得祸从哪里来,就从哪里灭,既然太霄宝剑是道家至宝,而当今皇上又宠信道教,从这方面应该有解决的门道!

王半君忽然开朗地说道:对,若兰说的有道理,道教,皇上,道教,陶仲文……他轻轻拍了一下桌子道:对,从陶仲文入手!

沈炼好奇的问道:怎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