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行宫惊魂  大明侠道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黑夜来临,初春的夜晚依旧寒冷,今夜又变了呼呼的北风。

自古以来黑夜给人的概念往往是两极分化,既给人于无限思念,又总是让人滋生犯罪感。

夜幕下的卫辉行宫犹如繁华都市,虽谈不上车水马龙,但确实极为忙碌,只见宫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锦衣卫更是不断的巡逻左右,勤政殿内灯火辉煌,只见嘉靖皇帝眼前放着一个紫颤木长匣子,道士陶文忠站在一侧,手执拂尘,另一只手捋着胡子好像在给皇帝介绍着什么:陛下,传说上古时候道教有三位仙女云霄,琼霄,碧霄法力高强,为了替义兄赵公明报仇,助纣为虐,最后为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所杀,后来老君择三霄宝物混元金斗和金蛟剪溶于卦炉,练就太霄宝剑,此剑每次出鞘之时,却能异常的发出青色的耀眼光芒,仿佛神光普照。而拥有此剑者不但潜移默化的成就绝世武功,而且亦能长生不老,霞举飞升!据说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合,曾命徐福寻找此宝物,谁知徐福寻得此宝居然远逃海外,修炼成仙,后来此剑下落不明,直到我教祖师张道陵有缘获得此剑。祖师爷飞升成仙后此剑便世代传承,只可惜后辈之中无一人可懂此宝,但是他们却世代奉为神物,直到大隋朝开皇初年此宝不知为何却由张家女主掌管,而太霄剑和张家女主从此下落不明,真是苍天保佑,今日使得我大明皇帝得此宝剑,真乃我大明之幸,陛下之福啊!

嘉靖缓缓的伸出双手,似乎是因激动竟有些微微发抖,在抚摸了一会后,他慢慢打开了宝匣之锁,只见这把宝剑剑锋藏于青铜剑鞘之内,剑鞘长二尺二,宽约三寸,上面雕刻有飞龙饰样,剑柄将近一尺,嘉靖真是爱不释手,随即左手扶住剑鞘,右手握住剑柄,预拔出宝剑,谁知一下竟未拔出,只好用足力气再次拔剑,只见寒光倏的逼出,殿内忽如白昼,嘉靖惊讶之际差一点失手。

此时陶仲文不禁上前一步眼睛直直的盯着赞叹道:果然是把宝剑,名不虚传啊!

当此一刻,不但守卫的卫士感到了诧异,就连三十丈外膳食房顶的赵若兰她们也是一惊,月霄欣喜的悄声说道:这是勤政殿,想必太霄宝剑就在此处,你看那光。

若兰双手一边扶着月霄,一边扶着静霄应道:师妹说的是,你们在此别动,我去查看一下他们岗哨布置和巡逻情况。

一旁的静霄用手扯了一下若兰衣角,轻声说:师姐你要小心啊。

若兰点头道:你们放心,我一定注意。说罢一跃而起,好一身踏雪无痕,只见一眨眼的功夫一身黑衣蒙面的赵若兰人已飘出数丈以外。

勤政殿前方是一处池塘,赵若兰躲在池塘的山石后边,正好看见勤政殿正门和两侧宫殿,还有四周警卫和巡逻官兵,她心中计算着各个方位的防卫和逃离方向。而在山石的另一旁的王半君几乎忍俊不住想到赵若兰的身边,可是他却并没有动,他不知道他是不是该劝她放手,但这岂不是没有希望,他了解她,既然决定了的事,一定会做,何况师傅对她恩重如山,而太霄剑对她们师门的重要性胜过生命,他也不想在这种情况之下让她她分神。

店内陶文忠向嘉靖言道:皇上,司马戈的忠心真的是天地可鉴啊,能献上此宝,功劳不小。

嘉靖满心欢喜点头道:是啊,朕也是挺看好他的忠心,所以破格封赏他为正五品武德将军,赐田地三百倾,也算让他光宗耀祖了。

陶仲文行礼道:是啊,皇上隆恩,他也是感激不尽,皇上,天色已晚,是不是该休息了!

一旁的太监黄锦也马上说道:是啊皇上,该休息了,你看今晚让哪位娘娘侍寝?

嘉靖锁好宝匣,看向黄锦:传庆妃吧!

只见身着龙袍的嘉靖皇帝和太监黄锦慢慢走出勤政殿向右进了旁边的宫殿,而陶仲文则迈步走向左殿!门口各有两名侍卫守护。

观察了半个时辰,赵若兰刚准备离身,突然发现勤政殿顶一丝黑影飞快的飘向殿后,赵若兰一阵疑惑,但是来不及多想,回到月霄身边,静霄马上问道:师姐,怎么样?月霄也默视而待。

若兰言道:官兵每一刻钟巡逻一次,各个门口都有守卫,月霄,一会你到勤政殿,我到皇帝寝殿,想办法引燃殿内灯盏,火势起后趁他们混乱你潜入店内取走宝剑,静霄,后墙守卫薄弱,只有巡逻官兵不间断巡行,你返回林中看好马匹,在哪接应我们,现在已是子时,丑时正是人最容易发困和警惕力底下的时候,我们再动手。

这一切都被王半君看在眼里,他的心里七上下,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行宫周边锦衣卫加上随扈官兵不下三万人,这不是龙潭虎穴是什么,一旦有半点差错被发现,那将会连只苍蝇也飞不出去。

子时刚过,只见两条黑影一前一后掠向寝宫两殿,又迅速在殿顶俯下身子,赵若兰轻轻打开一片瓦,又小心翼翼的掀开下边的泥土和草苇,向殿内望去,只见大殿里边一道黄色布帐与大殿隔开,里外都有一个炭炉火势正旺,幔帐外的龙凤烛台插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