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陛下见行腕足之刑时,当即下旨废除,依法而治,若法不合理,陛下就该修改,此不是贤明君主该为之事么?”蔡素再次言。
“大胆”赵东呵斥。
“童稚无状,陛下赎罪。”蔡琰立刻求情。
“腕足之刑,废除简单,然谋反之罪,牵扯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朕想修改也需仔细斟酌。”刘康点头,他的确有权利修改,如腕足之刑,看到不合理,下旨也就改了。
但他并未随意修改构成该类罪行的过程与成立条件,腕足、黥面,免去,并没有免除其他处罚,此次谋反之罪,惩罚的区间,界定,他在未弄清楚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修改。
没错,他不得不承认,构成谋反的条件有那些,在如今的律法中,他也并非完全清楚,熟悉律法,这该是大理石寺卿的本职,他不可能记下这么多条款。
“叔伯言,此为灭族之祸,陛下,这就不合理,我们只是在数年前收纳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而已,就因为一时仁心,就要一门陪葬,这就不合理,该改。”蔡素要强的道。
“依大汉律,百姓有觉律法不合理的,可向上反馈,是否修改,自有朝廷决断,蔡府之罪,依如今所查证据来看,不至灭族,最终判决,还看最终调查结果。
至于收纳流民,蔡府共六千余佃农,还真是仁慈……罢了,带下去吧。”
刘康最后的耐心也被磨光,收纳流民能收千余,得好像是真的仁义无双一般,然但凡世家,他随便一查,少不得巧取豪夺百姓田产的,最后百姓自然活不下去,只能成了世家的附庸佃农。
下就没有一个世家是干净的,当然,倒也并非世家大族没有好人,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占田霸地的事情,就没世家没做过的。
蔡府,也并非没有做出此类行径,他不当面穿,已是留其颜面了。
“老妇谢陛下明鉴。”蔡琰倒也未曾继续纠缠,躬身一拜后,直接拉着自家女儿走了,六千余佃农,多数如何来的,女儿不清楚,她自是清楚的。
自己走,总好过被压着走,能得一句不至灭族。她觉得应是羊祜的原因,否则,但凡有确凿罪证落入朝堂,他们此类世家,不会有什么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