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资本家优秀的素质啊!优秀的企业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一峰理不直气自虚的:“可我若形势好起来,对师父没有坏处呀!只有好处的呀!”
峰!那是你自以为是的想法。你的那点点好处,在这么大的老板眼里,一毛不值。不要再自作多情了,理性点,我多少次过,你不是办厂的料。趁早宣布破产算了。我知道你目前的情况下,亏损并不大的,干脆夫妻俩一起给你师父打打工,凭你自己与他的关系,弄个科长当当,日子照样过得潇洒的!“
杜立江的话,不知为什么,句句一针见血,直达李一峰的要穴。可李一峰始终吃过肚饥,听过忘记。阳奉阴违地照自己的思路一直走。
如果这时候,李一峰能听杜立江的计策,当机立断,凭后面几年生意上的起起伏伏,他完全能够很高价位的把自己的厂子连同设备,转让给他人。
可命运偏偏安排了杜立江对李一峰的这样辞,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也许杜立江针对李一峰这般个性的人,用的方式不对。
也许,李一峰是个不撞南山不回头,撞了南山命已休的人。
这是后话。
李一峰虽听了杜立江话,心有所动,但他心虽动,却不行动。
不对!他是拼命行动,只不过是方向不对而已。
他无数次恳请师父施以援手。师父以自己的订单也一点没有作答,最后被逼不过,就让营销科拿出三百多份冲件图纸,问李一峰敢不敢试试做样品?
李一峰拿着厚厚的一叠图纸,兴高釆烈的回到厂里。经过两个晚上的盘点,发现这是一套常用的机械配件,今后的生意肯定是用得上。毕竟冲床冲压的生产效率,比数控加工生产,那是提升了不知几倍。问题是这三百多份的图纸,单单开设模具的费用,至少在800万以上。
是师父朱三雄自己心里想开发,却下不了决心开发的未来项目之一。
不是他的公司对这笔投入有顾虑,而是这样进行开发投入的必要性?
因为冲压产品,速度虽比数控车床加工不知要快多少倍,但冲压产品最大的缺陷是产品的粗糙,根本没法跟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产品比。
这是一点,另一点,如果用冲床加工了,这就势必会更加要辞退一大批员工。
这对于全国已着名的企业,过多的辞退员工,政府也不允许。
毕竟一大波一大波下岗潮的发生,对地区的稳定都有一定冲击的,作为全市数一数二的企业龙头,这份担当是必须的。
紧要关头替国家力能所及地分担点压力,这是朱三雄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也是他投资几个亿做库存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这样一来,这冲压件产品的研发,就变得不十分紧迫。
对于李一峰却不同。他这么大的一个厂,对这个社会来,生存与否根本无足轻重。若这产品开发成功了,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这其实是朱三雄对这个徒弟的又一次的支持。
李一峰心里想:连师父自己这么大的公司都下不了决心搞开发的项目,叫他去投入千把万的研发模具?这么多模具研发后,下一步的生产,销售是不是接下去有?
如果能接下一定有的话,合同若能签下来,倒也敢一试,钱的事叫吴杰大哥担保,。以想办法再贷款的。最理想的是自己替师父进行研发,则研发的费用就理所当然有师父出了。
想到研发模具,李一峰知道师父的脾气,不摸透内情,谈都不用谈。
所以他一方面采纳了杜立江的部分办法,让厂里放假。另一方面他静下心来,对这些图纸进行模具设计。
这里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十多年厂子办下来,李一峰对车床的操作,除数控车床能简单操作外,其它的普通车床,只能最简单的打打眼子一类能校其余象车平面外圆,车总高等不敢放胆操作。至于车内孔,那是试都不敢试。因为这是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万一车不好,整个产品全要报废的。
但对于冲床一块,他则从模具的图纸设计,上下模的间隙尺寸,制作模具的模子钢材料的材质型号,制作好的模具需要淬火的硬度收缩性能等,到模具的窜配,去冲床上的安装,调试,并对冲压力的大,冲床吨位的多少和直接去冲压产品等等等等,可以用精确熟练来形容。
所以他又花了将近一周时间,对这些图纸进行模具设计,和需要多大吨位的冲床进行计算。全盘掌握好以后,然而兴冲冲去师父新公司办公大楼找师父。
没有李一峰的陪伴,朱三雄除了打麻将外,就不会有别的爱好了。
上班时间爬山打球还可以自由点,但搓麻将肯定不行的。
所以李一峰很快知道师父在五楼办公室。
一峰把所有图纸还给师父时:
“师父,我全部统计出来了,这里共三百六十张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