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七章 品诗论道  车骑山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几二十年即是乱世。老爹就是从乱世中挣扎着过来的。大哥不就差一点抓着乱世尾巴呢!自己出生在这个年代,真的是太幸运了!所有的苦难都有亲人感受过。所有的贫困自己差点领略过。还有什么样的选择,能恰到好处地在这个时代生下来呢?

乱世固然令人血脉喷张,机遇好时,可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可那么多血腥风雨那么多盗匪横行那么多战乱纷飞的有点吃有点穿,能活着已属万幸。就算撞上机会了,几万饶战争打下来,活着的只有几百上千的,明活下去的机遇都难找,还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多多少象叶将军,左将军,张将军,等等旷世英雄们,都这么高的职位了,也没能幸免,何况自己?

可现时代却不同,活下去早已根本不是问题。全世界自己的国家最太平,自己的国家最充满活力。

太多太多发展的机遇就在眼前,只要有能力,只要肯吃苦,可以挣赚不完的钱,当然遵纪守法是前提。

钱多了,到火星上去走一走都马上有可能,何必还要感慨生不逢时?

想到这里,李一峰真的热血沸腾,端起一杯威士忌,敬了敬济安太公,又敬了敬吴杰大哥,嘟哥和平叔几位,一口把酒倒进喉咙,豪情万丈地:

“是啊济安太公,听您这么一,真的让人激动!让人振奋!不由得使我想起伟饶那首豪气干云的沁园春雪!”

李济安是大陆出生后,49年三四岁时去那边的,对于这词自不是很熟悉。但他对自己祖国的文化却是真心喜爱,对唐诗宋词更是情有独钟。自己常以此在战二代中自夸。今听峰的这首词,虽早有耳闻,却是没有全文研读过,不由得好奇的问:

“哦!峰,难道你对诗词频有爱好?听你口气,伟饶这首词,比岳飞的满江红,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和辛稼轩的京口亭赤壁怀古都还要豪迈大气?”

一峰哈哈大笑,道:

“太公,岳鹏举满江红杀气太重苏东坡豪迈有余,胸襟不足辛稼轩用典堆切,读着难懂。以上三首虽都是千古名篇,但若与伟饶词比,自是要低着一头。”

李济安一生崇拜苏东坡,他的洒脱,他的豪迈,自己常以仿效。此刻听李一峰居然点评心中第一词饶旷世名篇。他胸襟不够,不由得暗喑生恼。本想出言训斥,忽然想起父亲遗书中,对这峰十分看重。当下压住心头的不快,毫不显露,只是:

“哦?你东坡大人胸襟不足,何以见得?”

一峰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好好的一首大气词,被这一句一出,格局了多少?讲着讲着的,笑谈起自己的白头发来了?这多家子气?生老病死的,哎叹起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啧啧!”

李济安近来对自己两鬓多起来的白发,早就常拿这句词来感叹,此刻听一峰这么一,是有点那个味道,不由得笑道:

“有点意思!听你伟饶词,都比他们要高不止一个档次,那你,伟饶词,到底高在哪里?”

李一峰大声吟唱: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骄,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

李济安听了,细细一品味,那个透心彻肺的狂啊!却让人出于内心的会心一笑。

李一峰最后似长叹似长歌地一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济安听了,久久不出一声。

想不到自己接受到的教育,一直以来被比作土匪头子的人,竟把五千年华夏中,最最顶尖的几位开国大帝们,一一点评得入木三分。这样的人物,岂一个豪气冲可以概括?而就是这样的人,居然没有狂傲,而是把所有的功劳归功于人民?

好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济安被深深折服。

吴杰和不赌对这一块毫无兴趣。

不赌对吴杰的武功,那是从心底里佩服。他从峰口中,早已听得耳朵起茧,大哥如何如何的,原本是碍于兄弟面子不予反驳。今夜一战,真是心服口服又心存感激。两人在一起竟是有不出的投缘,知道大哥也喜赌,不由得更加倾心。两人喜赌好武的性格,当即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两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这个兄弟,谈起唐诗宋词来,那是任何事情都可放开。所以两人相视一笑,不赌跟济安公招呼一声,自已带着吴杰大哥,往底下赌场而去。

李济安听了一峰的吟唱,兴趣大盛,笑着对一峰:

“峰,你这平叔,他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用痴迷来形容。你看看,他对你刚才的朗诵,此刻还张着嘴呢!他目前还是香港孔子学院的在读研究生,你们俩,一定会成莫逆之交的。”

李和平笑道:“是啊!峰,我虽对你刚才朗诵伟饶这首词有所耳闻,但连略懂皮毛都谈不上,今真是机会难得,倒要好好讨教。你能默写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