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情假情真  车骑山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貌美如花,尽管是冬天,仍掩盖不住火辣身材。

那领导见不是老同学,而是他儿子,一个毛头小伙,始觉失望又感正好。

那美女知道毛头小伙是李道平长子路遥时,窘迫,尴尬的心立刻被窃喜替代,欣喜之余顿觉放松。

那一晚,李路遥第一次喝醉了酒。似乎体会到了金钱,权力和美女三者之间微妙的关系。

到家后,见到爹留下的字条,看了看,鼻孔轻哼一声。

他对爹爹于结拜兄弟的姐姐寻亲归宗一事,心里不肖:爹又去凑什么热闹?

当即重新关上院子大门,自去寻一班朋友去玩。

心想爹妈又不知他什么时候能回家,他们一去嵊县,没有三五天,不会回来,落得给自己放几天假。

话说李道平一行,到李家岙村口的大香樟树底下时,快下午4点半。

一下三轮车,少年李路远兴奋得东张西望,对陌生的地方什么都感觉新鲜。

尤其是对这么高大古老的两颗香樟树,不住地问老大哥哥,到底有多大年龄?并对从村口一直往村里延伸的石弹大路,说不出的稀奇。而听老大哥哥讲,这是曾经的官大路,一直经王路,绕过前面车骑山,翻转到仁村。这车骑山古代出过宰相阁老等大官,等等。路远更是说不出的惊讶和新奇。

李道平,老大等五人下了车,即往村里走去。

有三三两两的村民上前和老大打招呼,并早有几个少年小孩一路跑一路喊:

"老嘟!老嘟!你大哥哥回来了,你家来客人了"

路远兴奋地问老大哥哥,这几个少年中有小峰吗?

老大笑着摇了摇头,惹得笑梅咯咯的笑,说小峰才不想见你呢!

这边道平带着家人见过老娘及兄弟一家,路远早跟三哥哥和老四玩在一起。

不时掺和老四去寻小峰,并说最好今天晚上就去烧野餐吃。

老四笑他,说这么冷的天,他是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野餐,除非去问小峰。

惹得路远不住催促,非要一块去寻小峰。

老三不赌说:"远远,小峰当兵七年的二哥一川,回家探亲,今天刚到。此刻他家起码有三桌人,肯定热闹的,走不出来了。"

一峰四个哥哥,二哥一川对一峰最好,所以一峰自然对这个二哥最亲。

此刻二哥正在调侃五弟小峰,说他刚去当兵的那天,小峰还流鼻涕……

83年的元旦,出奇的冷。

李家岙村的座向,更是北风净吃而且兜住。

所以两颗大香樟树下,更比村堡中间要冷。

同样,夏天季节,这两颗大树底下,却是乘凉的绝妙处。

凡事总有圆缺。

而于一峰这些少年小伙来讲,冷总比热好得多,冷了多动动就热,这是肯定的。

而好动正是少年天性。

这天,全村老少都知道,和寿失散45年之久的姐姐和英,今天回来认祖。

这是天大的喜事,已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

乡驻村干部仍是黄营长。

这天他已早早来到李家岙,指示和发动党员干部,有村新书记李一江带队,把村口一直延伸进去的石弹大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把李家岙祠堂内所有象稻草,稻捅,除虫的药水桶,棺材等等,全部清理出场,暂时放到祠堂南面,晒场的对面八间头队屋里。

把祠堂内壁壁角角全部清理干净。

戏台面上缺失的台板,昨天就叫木匠出身的一山重新用木板铺钉。

并叫人把戏台上的石廊柱擦涮一清,重新用鲜红的油漆,把前后两组石廊柱上的对联涂抹一新。

只见台前一副对联,上联是:"尺寸间万里江山"下联是:"须臾时百年春秋"后台一组,上联是:“出谨记忠孝节悌”下联是"退莫忘礼义?耻"。

祠堂大厅朝南正对戏台当中,一块很大很古的长篇框,中间有"李家祠堂"四个黒色大字。

整个大厅,有四支一个大人都合抱不拢的石廊柱支撑;大厅东首,有一溜边屋;戏台东西两边各是厢房。

李家岙祠堂有两个出门,平时进出都从朝南新开的门口走,若有重大事,才开朝东正门。

这天,当然是开正门了。

祠堂东首正门,用六块青石桥板,铺架在村里唯一一条小溪坑上,溪坑三米宽左右。

朝东的门庭上一块青石板,刻着李氏宗祠四个大字。门庭两边,均是青条石树立。

桥板尽头,左右两只石狮子,十分小巧,却雕工精细。坐在大门口半人高的台阶两边,模样倒是跟其它地方的巨大的石狮子逼真。

那时节其它地方好似还没有石狮子,后来有了,都是十分的高大。

听说一个地方,要摆放石狮子,那是要有资格,有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