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逐夷平江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杨宁心中大骇,急忙定神暝想,口中自语道:“第一步落在了归妹位,归妹属泽卦,兑为泽。可这第二步分明又踩在需位,虚属水天卦,水天为坤,莫非”

杨宁心中蓦地一动,可这伏羲六十四卦实在是玄之又玄,他虽博览群籍,却也一直对易经一知半解。

一言未毕,老道第三步已然落稳,第三步落在了离火卦涣位,果然同样的事情发生了,第二步与第三步之间出现了数不清的足印,这次足印数量相较上一次更多。

老道这看似轻飘飘的一步,身形竟然又远在七丈之外,已然是临在水面之上,负手当空,翩翩皎皎,哪里还有那个邋遢老道的半分模样?

眼看老道第四步就要迈出,杨宁心里更加笃定,脱口而出道:“巽风卦,无妄位。”

离得虽远,却依旧被老道听到,诧异地望了杨宁一眼,眼角周围慢慢堆成一团,像是在笑。

紧接着第四步迈出,果然是踏在了无妄位。

易经有云:无妄属风卦,巽为风!

老道心情大好,将这套繁复的步法一一走完,犹如走云连风一般,尽得风流!

老道回到杨宁身前,脸上已有了笑意,早不复先前的烦乱。

老道道:“这套身法你学会了几成?”

杨宁眯眼一笑,道:“晚辈眼前只看到个一只大雀在天上飞来飞去,以晚辈之资,哪里能看懂半分,更别说学会了。”说罢转身走进杂树丛中。

老道先是一怔,继而跳脚大骂:“臭小子你说谁是大鸟?”

半晌后杨宁去而复返,老道气呼呼地叫道:“老道问你话,你老实回答,方才你究竟学会了几成?”

杨宁不答,摊开手掌,几枚野果静静躺着。

老道一把将野果打落,急道:“你实话实说,就快急死老道了,方才你到底看会了几成?”

杨宁俯身将野果一枚枚捡起,老道瞪眼看着他动作,只见他拾起果子,拿在手里擦干净了,放在口中咬了一大口,边咬边含糊道:“晚辈确实没有看懂。”

是夜,杨宁于睡梦之中被一阵“咕噜咕噜”怪异之声惊醒,声音犹如熟睡之人打鼾,响彻空谷。

岸上芳草及膝,杨宁站起身子四处打量,发现老道士也被吵醒,此刻正坐在岸边那块青石之上默默出神。

杨宁走过去,爬上青石,与老道士肩并肩坐了,一老一少,一个破旧道袍,一个新一些,谁都没有说话。

怪异的声音持续了大约一炷香,便渐渐变最后又重回寂静。

杨宁发现,眼前的湖水又变浑浊了。

夜深人静,唯闻虫鸣间或。

老道士依旧怔怔望着湖水,轻声叹道:“最近异象频生,这次中秋月圆之夜定然极不寻常,我怕”

后面的话老道没有说,却话锋一转,语带苍凉道:“老道幼年上山求艺,练武成痴,又因资质奇佳常被教中尊长夸赞,久则恃才傲物,孤傲不群。不仅与江湖同道落落难合,便是在这上清宫中,也是独来独往,就连半个能倾吐的知己也没有”

杨宁听他语气低沉悲凉,仿佛要在此刻将百余年来的悔恨尽数道尽一般。

“直到有一日,老道得遇阳明先生,先生不以老道性情乖张为意,对老道推心置腹,老道半生孤僻,惟见先生之高山仰止,倾倒拜服,并有幸与先生兄弟相称,愿为万千黎民苍生共谋大事。十十几年来,老道随先生所学甚多。”

“十三年来!”却是杨宁出言打断道,他所学甚广,早从以往所阅的几本旧典中猜到了老道身份,他便是辅佐阳明公屡立奇功,大名鼎鼎的鬼阳子。

谁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谁道书生无见识!

真正的王学门人讲究读万卷书,以求明万物之理!

讲究明万物之理,则万事成竹于胸!

鬼阳子再一次对杨宁刮目相看,他自幼聪明伶俐,学什么一点就通,当然,聪明人喜欢聪明人。

不知何时天上竟然飘起了细雨,细雨缠绵如丝,欺在杨宁身上,虽说时值八月,可是谷底深寒,依旧令他打了个寒颤。

杨宁除下外袍,搭在鬼阳子身上,笑道:“当年我上山时穿这袍子只觉无比宽大,此时尚嫌小了。”

鬼阳子目光注视着他,瞧来在这呆的久了,身子越发清瘦,可依旧双目如潭,相学上此等品相者,无一不至纯至孝!鬼阳子越看越是喜欢,可越是喜欢心里越是难过,干脆偏过头去,苦笑一声,不再看他。

杨宁不知老道心中之郁结,见他连日烦闷,于是笑道:“老先生如不嫌弃晚辈稚拙,还请一抒心结,晚辈愿竭力为老先生分忧。”

鬼阳子一点也没有拿他当个孩子,回头道:“你此话当真?”

这一问给杨宁问的心里发毛,他仔细瞅了瞅老道士,试探道:“喔”

鬼阳子怕他反悔,叹了口气道:“老道自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