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一支烟,破一个案  戒烟记事本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三样东西还是属于生活水平比较高的。

那天到底是和谁上了山,也没有目击证人。两位警察看着照片,冥思苦想到底可以从哪里入手呢。而且平日里和孩子玩得好的几个人也陆续排除了。

经过警察的寻访,借戴过这块表的很不在少数,这给案件又带来了一个瓶颈。他们按日期排场,从在孩子死亡前几天是谁戴的开始排查,但是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了,而且大家都有些害怕,说话都比较含糊,神色都有些紧张,深怕自己被怀疑定罪,所以很难看出到底是谁起了歹心。

警察开始转了方向,从法医送来的伤口照片开始入手,把各家各户刀具都集中到了村委里,一户一户排查。这排查工作一干就是一个星期,但还是没有任何结果。村子虽说不大,但也有一百多户人家,这工作量是够大的了。

“分而治之。”有个警察说道。

“怎么个分法?”

“一户人家不能一起叫过来。”

“行啊,就这干试试看。”

又是经过一个星期,终于有了进展。有四户人家没有把全部刀具拿来,这四户人家都是一个一个问出来的,有的人家是女人说还有一把镰刀找不到了,有的人家男人说有把菜刀去铁匠铺换了一把,有的人说镰刀被亲戚借去没还回来,有的人家说镰刀掉井里了,一直没捞上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后来的取证,这四户人家最可疑的就是老杨家。老杨的媳妇说有把镰刀不见了,但她大儿子在送来刀具时说都在这里了,第二次询问时和他妈说的是一样的,说是自己记错了,警察认为老杨家大儿子的嫌疑很大,但又不能打草惊蛇。警察们把四户人家叫到了一起,对他们说:“好了,都拿回去吧,没事了。”说完,四户人家一户一户把贴有标签的刀具领了回去,并让他们签字确认。

“等一下,你们得帮个忙。”有位警察对他们喊道。

“你,你,还有你,帮我们一个忙,拿上镰刀,我们去那个蝙蝠洞再查看一下。”警察用手随便指了指他们几个人,其中就包括老杨家的大儿子。

“不白帮忙,每人给一毛钱。帮我们带个路,山上树木杂乱,还得有劳这几位开个道。”警察说着。

大家一听有钱拿,特别是父母,都让孩子去。就这样,三个年轻人带着镰刀陪着四五个警察上了山。

这蝙蝠洞,是一个天然的洞穴,有些人山上砍柴的人会在那里面休息,虽说是蝙蝠洞,但已经看不到老人们说的蝙蝠了。因为去的人多,后来山上的杂草树木基本上都会被村民砍去当柴火烧,除了松树不能动之外。那松树是村里规定的,不能动,留着有大用的,所以一株株松树基本上都有成年人的腰那么粗。

大家趴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那蝙蝠洞洞口。经过一个小时的相互交谈,大家的气氛也比较融洽。加上天气炎热,警察们随身带着的水壶也给他们三位年轻人喝,一来一回的算是熟悉了。

老杨家的儿子显得特别客气,这更加让警察们怀疑。虽然他不会走到队伍最前面,但就那样不近不远的跟在第一个人后面走着。

这蝙蝠洞里传出来的凉风很让人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感觉舒适,经过一个小时的攀爬,大家都难免有些疲惫,趁着这凉风,警察说“我们大家在这里休息一下,等会还要去翻过这里去山崖下一趟”。警察说完后把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给大家分了分。

“你们大家谁抽烟?抽一支。”一位老警官掏出香烟问大家道。

“不抽,不会。”有的人说道。

“大杨,你不是抽的么,警察的烟可很难得抽到。”其中一个年轻人说道。

“瞎说什么呢,我怎么能抽警察的烟。”老杨家大儿子大杨说道。

“没事,来抽一支,给。”老警官递来香烟说。

“行,那谢谢啊。”大杨接过烟弯了一下腰说。

“他们不抽烟,不要熏着他们,我们俩去那边抽吧。”老警官对大杨说着就走到洞口的另一边去,看大杨没应声又回头和蔼的对他说:“来啊,在这我们慢慢抽。”

大杨跟了过去,老警官坐在离山崖不远处的石头上悠然的抽这样。让大杨也过去坐,大杨挨着老警官那坐着的石头不远处也坐了下来。

“烟灰要小心,不让点着了不得了。”老警官抽了一半后转头对大杨说道。

“好的,放心吧,我都很注意,上山基本不抽烟。”大杨回答道。

“你经常来吗?”老警官抽着烟看着对面的山问。

“不怎么来,这里比较偏,我们一般就到山脚拔些松毛,捡点松果。”大杨把快抽完的烟用脚踩灭了回答道。

“你是从这里把人扔下去的?!”老警官把抽完的烟也用脚踩灭后突然简短而又轻快地问道。

“不是。”大杨不经意随口而出。

“不是,不是,我没,不是我,不是。我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