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归乡的老人。  戒烟记事本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他回到家乡,这里的变化已然让他有些不知道哪是他记忆力中那回家的小路,等到他从镇上回来,在傍晚时才进了他那阔别已久的家。记得年幼时,那天是雨天,他撑着油纸伞跟着叔叔外出贩卖字画,他为了记住这个地方,不时的回头看,怕他自己忘却。1945年的春天,他还是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虽然他的记忆还没有忘却,但这里的变化却已经不是记忆里的模样。

小镇知道他要从台湾回来的时候,已经派人打扫过了这个老宅,他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了行李后,他就在带有马头墙的高高围墙下,伴着昏暗的灯光坐在院子里的青石板上抽起了烟,这里的白墙黑瓦在这个时候还是显得和原来的一样。他打算明天重新把院内的高墙粉刷一边,等到天气晴朗时可以在墙上画一幅画。

这次他回来就不打算再回台湾,他想叶落归根,想回归到吴侬软语的家乡。他这一想就是六十多年,他在地图上比比划划,把他归乡的路画了不知道多少次。他一路回忆,一路画,他还把这本画集一并送给了他那时就读的学校,虽然那个学校已经搬迁过几次,还改名。

他回来后,很少出门,除了外出买菜外和去学校讲一堂课。剩余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在院子里坐着,一坐就是一个下午,或者是一个早上。他靠在竹椅上抬头看着那从高大的石榴树下漏出来的天空,和那不时从天空掠过的飞鸟。他怕出去,怕被外面热闹的街道打破了他的记忆,怕被掐断了他魂牵梦绕的思乡情。

这次他还带回来一台留声机,他小时候听过的曲目也都在这箱子里一并带了回来。他除了回到学校去讲几堂课,大多数时间都在院子里听着曲,喝着茶,抽着烟。他想回到那个年代,回到他那记忆里熟悉的味道和那清凉的弄堂风。

那个时候虽然物质条件差,但人们总是不紧不慢的过活。

那个时候他小小年纪就有一手好字让他感觉是一件可以骄傲的事,等到过年了,周边的人都会找他来写,有时还会收到邻居家自己做的年货。

那个时候只要放了炮仗就是过年。

那个时候小孩可以遍地跑。

他回来后过得很节俭,一叠茴香豆,一盘青菜,几块豆腐乳和一碗白米粥。

那些小碗都是他存下来的,一样样很是精致,这也包括了那个茶壶和一个小小的瓷烟灰缸。

有人来敲门,他不认识了。

“是我。”老人对他说,老人看他记不起来,又说:“小李子,你那个时候一直会带我去偷隔壁邻居家的李子吃,记起来了吗?”

“小李子,你怎么这么老了?”老人问并快快开直了门请他进来。

“你想起来了,你一走就多少年啊,你不也是满头白发了。”小李子边走进来边看着他说。

“你快做,我给你拿点心和泡茶去。”老人说。

“不忙,不忙,我来坐会儿,原本想着你可能外出了,我还是想来试试敲敲门看,你看我算是敲对时间了。”小李子说道。

“现在要叫你老李了,抽一支烟吗?”老人拿来一小碟坚果和一壶茶说道。

“好,抽一支。你也坐,我们好好聊聊天。”小李子坐下说道。

他们边抽着烟,边说着一些往事,一份淡然的较量却是相隔六十多年。

老人对他说,他也想去找找他们,可是怕人不在了,也免得自己伤心和再让他家里人伤心,也就整日躲在这里瞎想。小李子回答说:是啊,六十一甲子,很多人是已经走了,活着的已经不多了,也有想你一样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的。老人点着头,看着小李子,那眼神中的神态像似被无限延展,总想回忆起他年幼时的模样。看着他那已经被岁月爬满印记的脸和他那一头银发,终于还是承认了已经过去太多年,自己也老了。

“我得走了,我孙子要放学回来了。”

“再抽一支吧。”

“不了,下次我再来。”

“那再和一杯茶。”

“好。”

当老人起身送了也已经很老的小李子后,轻轻关上门,一声长叹在院子里回荡。

他想着哪一天天气好,得去那个山头看看父母。

他那天回来的路上要向一户农家买一小猫,那户人家说可以送他一只,并顺手抱起了一只白色带点花纹的猫捧给了这位老人,老人却说可不可以要那一只黄色的,那户人家说可以。

老人在回来时就很想养一只猫,可他怕自己的岁月长不过它,怕它以后和自己一样一身漂泊,成了流浪的人。这次或许是有缘,当他走过那户人家的院子前,一只小猫爬了出来,他就要了这只偷偷爬出来的黄色小猫。

一小碟牛奶,放到了小猫的面前。他走远了,坐在青石板上看着它。当他点起烟时,小猫已经悄悄绕到他的脚踝处窝着。老人多了些乐趣,这猫像极了他小时候领养的那只,但后来他出去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