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金叔的故事  戒烟记事本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小镇的菜市场对面有一家西点屋,有四家门面,分上下两层。这是小镇的地标建筑之一,因为门头很别致,一眼就能认出她。墨绿色的雨棚,白色的罗马柱,还有用鹅软式砌成的花坛与透明的落地玻璃窗搭配得相得益彰,花坛里的花店家会随着季节会更换,有时是红得妖艳的红玫瑰,有时是象征着纯白之恋的百合,有时又是生命力顽强的点点黄色迎春花,而且在年轻人所崇尚的外国节日里,店面的布置总能让他们找到十足的理由带另一半到这里来坐坐,加上这里的咖啡和牛奶、还有夏季的冷饮、冬季的热饮与蛋糕的味道确实可以让人流连忘返,兴然前往。二楼的雅座单独设计成了悬挂的藤椅,性情奔放的年轻友人可以在很放松的坐一下午。在店门口最靠右边位置的太阳伞下,时常有个人单独地坐在白色的欧式靠背椅上,一坐就是一下午,而手上的烟好像从未熄灭过,一边和进店来的客人微笑点头示意,一边喝着茶,总感觉好像他在等一个人一般。有时,一些熟客也会走过去和他抽一根烟,或者再让店员给客人上一杯茶。他就是这家店的主人,金叔。

这天,金叔在等的人终于到来,他站起身来。

金叔不是本地人,这家店是他二十年前来到这小镇后的第二家店,不过也有十年的时间,这家西点屋伴随着小镇一起成长,甚至有人说因为这家店别具一格的装修与不断更新的门面装饰,镇政府都把对面的菜市场重新大改造了一番,还把这里作为改造样板提供给其他地方参考。小镇的人基本上都认识他,特别是吃过他家蛋糕的小家伙们,都对他称一声金叔。金叔的长相很符合一个裱花师的样子,气色很好,而且那浓密的胡子特别让孩子们感到亲切,就像现在的KDJ老爷爷的形象。很多人都还以为他就是本乡本土人,因为他到这里来的时间确实已经很久了,久的连口音都一样了,这和他为人处世地道是分不开的,对于上门的客人迎来送往从来不吝啬,他时不时会给临走时的客人的孩子多送一个小甜点,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和他交往,再加上他的店所售卖的东西和生活中喜庆的日子是分不开,比如生日啊,宴会啊等等。

金叔能到这个小镇还是要感谢一位大学老师。三十多年前的一天,金叔一家跟着这位大学老师来到了这个小镇,自此在这里安顿下来。金叔回想起这段往事时,时不时就会点起香烟,渐渐的沉入那无尽的回忆中。

这个要从金叔认识了金婶开始说起,金婶就是他的爱人。两人相融以沫,一路相互支持地走到现在确实是不容易。金叔原本是一位裱花师学徒,在0年代,蛋糕还是属于稀罕物,是那个年代的家庭不一定都能消费得起的东西。金婶是金叔做学徒时认识的,她就在金叔学习裱花的蛋糕店的旁边做餐厅服务员。一来二去的俩人都对上了眼,说起来也算门当户对,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加上彼此都认为对方是勤俭持家之人,所以很快确定了关系,并不久后组建了家庭。之后,金叔告别了自己的师傅,在自己老家的镇上开了一个蛋糕店,金婶也在店里帮衬着,在共同的勤劳工作中日子也算红火。开店做生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为了多一点每日的营业额,很早开门,很晚关店,有时都要到凌晨一两点,原本不会抽烟的金叔也抽起了烟,通红的眼和手里的烟一样,但不管怎么样,日子还算可以。然而,这样的日子被有了二孩给打破了,那个时候的政策执行是来真真的。没法子了,为了孩子只能把店关掉,远远的逃离。这样的情景在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多见的。他们把自己的大孩交给了金婶的父母,夫妻俩含泪到了省城,好就好在肚子还不大,行动起来也不是不方便,但终归是有身孕之人。金叔在省城租个房子,安顿好金婶后独自去找一份工作,毕竟所带的钱不多。几天的寻找中得知了一个消息,边上有个大学的新校区里的蛋糕店招工,金叔心里想凭借自身多年的裱花师经验应该足以胜任这份工作,然而现实和自己想的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被录用了,但还是要以学徒的身份开始,因为虽然有经验,但在这里裱花师是需要考试通过的,再加上还有很多新配方都不是很清楚。金叔咬了咬牙答应了下来,毕竟还是有工资的,虽然不多,而且还可以学到新的技术,对于他的现状这算是一件比较好的重新开始了。

时间过的很快,已经过了六七个月了。正值夏季,学生们还没有放假,所以家店的生意还算不错,学生们也经常需要排队领取自己点的餐点。金婶也会时不时来帮忙,毕竟她也有经验,而且也有餐饮的健康证,唯独就是没有工资,只为了帮衬自己的爱人一把,她也干得热气,虽然挺个肚子,但这身材娇小,笑容真诚的服务员也确实让学生们喜欢。

就在这夏季的一个夜晚,忙碌了一天的蛋糕店也将要关门,坐在椅子上休息的金婶突然要临盆,这把刚走出店门的金叔给急坏了,来不及脱下沾满奶油的衣服,急冲冲的往外跑,得找辆车送金婶去医院,还好蛋糕店所在的美食街就在大学城西大门的边上,可不管金叔怎么招手都不见有出租车停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