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面的氛围现在是一片轻松,自从取得的一系列的技术突破以后,大家都是加紧了去验证。
从地面环境到太空环境,再到加载的软件等,都进行了一一证实,反正在他们的实验过程中,卫星没有出现运行障碍。
现在就等着高城这边协调,看看有没有机会安排他们的卫星天了。
“聂老,这个就包在我身吧。这个就算是您不说,我也会拼尽全力去操作的。”高城保证道。
高城敢这么保证的原因是,他有便利条件啊。如果说是陆军或者海军这边研发出了一款卫星,想要送天可能还需要看人家卫星发射基地的运力的话,那么他这里可能就比较方便一些了。
因为他们部队的航天系统部就是负责这个的,虽然人家的部长是一位中将,但是按照地位来讲的话,高城是跟对方平级的,虽然现在他属于高配,但是怎么也能说话不是。
再说了,就算是他这边行不通,这里可是有众多院士呢。
别小看这些院士,要说战略资源,这些院士一点也不比像是核弹这种东西差,甚至尤有过之。
这些专家的意见有时候往往能够左右一些政策的发布,更别提只是发射一颗或者几颗卫星了。
“嗯,这还差不多。”听到高城的保证,聂院士这才算少了些“怨气”。
“那现在能不能带我看一看咱们的微信啊?”高城道。
“哈哈哈,跟我过来吧。”听到高城的要求,白院士笑着说道。
说这他就带着高城来到一个由玻璃空间完全屏蔽的一间屋前,当然没有带进去,那样可能会影响卫星。
卫星可跟其他设备不一样,里面的零件更是非常精密,有时候可能会因为静电等原因就会造成设备出现误差。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这么脆弱,那如何保证它在太空环境当中运行呢。
这只能说在发射以前它就是艺术品,可远观不可触摸,但是一旦它被“流放”,那就是一次性用品了。
看着里面的几个“卫星”,高城也是满眼好奇。要知道不管是辈子还是这辈子,他有机会见到卫星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提纳米卫星了。
前面也提过,所谓的纳米卫星当然不会是只有几纳米那么小,只是利用了纳米技术,使卫星的体积和质量都达到了一个很小的地步。
就像现在他看到的几个卫星,就跟一个魔方面插了几根天线一样。
“白老,聂老,这就是咱们的卫星吗?”高城问道。
“不是这个还能有啥,怎么不相信?”聂院士怼道。
“那倒不是,主要是以前不管是在电视或者博物馆里面,见到的都是几个足球甚至是还要大的,没想到卫星还可以做成这么精致。”高城感慨道。
“哈哈哈,要不怎么能叫纳米卫星呢。这个是目前我们能够做到最精简的了,如果以后技术突破了,可能还能做到更小,比如说一个火柴盒那么大。”白院士笑道。
高城不敢想象,就以长征号的运力,别说火柴盒那么大了,就像现在这个魔方大小的卫星,一次运去个百八十个的也不是问题啊。
这倒是个问题了,如果一次就送这么点个小玩意儿去,会不会连成本都不够。
“你小子想什么呢?”看着高城在那里出神,旁边的聂院士问道。
高城嘴一秃噜,就把他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回过神来以后就发现几位教授异样的眼神,弄得高城都有点不自在了。
“说你小子不学无术可能有点对不住老王那边,但是说你思维固化一点也不冤枉你。”聂院士道。
这一次白院士到没有出来帮高城辩解,卫星发射可不是看你的大小质量的,当然也有关系。
但是更多的是要看你这颗卫星的用途,用途不通,发射的轨道就不一样,而且现在卫星发射的火箭也是可以回收的了,只是费一些燃料而已,哪能像高城想的那么简单。
高城挠挠头,露怯了。但是他也没有办法,现在没有精力让他去学习航天方面的知识了,也只能憨笑着揭了过去。
“白老,您给介绍一下呗。”高城觍着脸说道。
“这三颗卫星,A星质量2.9千克,体积114mm×114mm×343.3mm;B星质量2.2千克,C星质量1.7千克,体积114mm×114mm×239mm。”白院士首先把这几颗卫星的简单数据讲解了一下。
听到这个数据,高城心里大概就有了判断。按照世界对于小卫星的划分,小卫星细分为超小卫星(100~500kg)、微型卫星(10~100kg)和纳米卫星(小于10kg)。
他们的这几颗卫星不管是从体积,还是从质量都可以称得是纳米卫星了。
“您接着说。”高城道。
“它们载荷包括用于极地观测的小型光学相机、用于船舶信息采集的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接收机和用于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