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泛舟春水上  明关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香喷喷的猪肉包子!”脱口而出,吓得赵雪城一个踉跄,差点没晕死过去。

排队买包子的长龙瞬间消失,还差点把衙役给召来。

道理很简单,“猪”同“朱”,大明王朝的皇帝姓朱,你说你卖猪肉包子,不是作死是什么。

“谁?谁要吃俺!”

皇帝一发威,百姓抖三抖。

大明王朝享国几百年,就没有“猪肉”这个词儿。

于是有明一代,便用“肥肥”、“豚”tun或“彘”zhi来代表猪肉。

“肥肥肉包”、“豚儿肉包”带着可爱的笑脸,应运而生。

可不论怎么说,一句话说不好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事情,也确实让这位来自21世纪的穿越者瞬间长了不少记性。

祸从口出,说不好就少说两句,总是没错的。

“来了!”

张峰抬眼去看,那艘高大的游船画舫上彩旗招展,迎着春色中的凌冽寒风,已经缓缓驶向了码头。

大家的关注目标一转移,他也长吁口气。

“你们看,立在船头的那位就是知州大人吧?”

“大人能立在船头吗?又不是纤夫。”

“你们都不知道,知州大人今天要请的那位客人其实是他的......是他远房的表妹......”

“嗯......嗯?表妹?”

“待会儿叫到谁,谁就进去送食,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不该......”

两个官差一边指挥船儿靠岸,一边肃肃地说着。

不一会,画舫停靠妥当。船上走下来两个皂吏,手中拿着个小册子。

看见里面准备停当了,开始缓缓地唱名。

......

“天外楼的九碗十三花......”

被叫到的都是酒楼的名字和他们的拿手特色。

听见唱名的掌柜不敢耽搁,颠着欢快的步子,带着几个小厮迅速登船摆盘。

然后,掌柜在内向客人介绍菜品,小厮退出来。

......

“春风馆的黄河鲶鱼、铁狮子头......”

“归林居的带把肘子......”

......

张峰恭恭敬敬地站着,面带微笑。

可半个时辰过去,那皂吏把前面的三十多人逐一喊了个遍,就连马家羊肉馆的老板都驱动着肥胖的身体一脸兴冲冲的冲了进入,却一直没有叫到赵记的名字。

画舫内时不时地传出恭维的说笑声。

画舫高大,张峰踮起脚尖向内张望一眼,硕大的圆桌旁正围着一群伺候的人。

但落座的只有两人。一个男人,想必一定是知州大人了。

还有一个着身白衣的女子,看不清脸,但一定就是那位远道而来的“表妹”了。

这知州大人好不容易与民同乐一次,该不会是把我们赵记给忘了吧......

“这位官爷,赵记的时辰包子......”

张峰跛着腿,上前几步,冲着那皂吏指了指手里的食盒,又果断地示出个暧昧的神色。

“赵记......”

皂吏懒得再看手中的名册,也张望一眼,不耐烦地说道,“没叫到你,你就别进去了,没看见大人正烦着呢吗......瞎凑热闹!”

此时,画舫内的这位知州大人小心翼翼地陪笑答应,确也如坐针毡。

他说的同州美味天下第一,但这位远房来的“表妹”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食欲来。

巨大的花梨圆桌上,水珍、山珍,熊掌燕窝,琳琅满目,这“表妹”从没拿正眼看过。

半个时辰下来,一共也就动了五六下筷子。

而后,夹了口金钱菇放在嘴里细嚼慢咽。

蛾眉轻轻一动,放下竹筷,拭了拭手,擦了擦嘴,半晌后才点头说道:“这道菜烧得还不错!”

别的没说,单说这道菜好,那看来就是真的好了。

不管怎么说,“表妹”这话一出口,那边知州大人油腻的大脸上瞬间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也把站在旁边那位,一直猫着腰,屏住呼吸,半天没敢喘口大气的天外楼掌柜,差点没高兴地跳起来。

其实知州大人口中的“表妹”名叫清丽。

是知州大人为了在同僚面前撑面子而新纳的一房外室。号称是江南名媛,在秦淮河畔也叫得响的姑娘。

大明王朝对于官员娶妻纳妾是不管的,你爱娶三妻四妾凭自己的能耐,只要你第二天还能爬的起床就行。但对于官员接触风尘女子却一直有着严格的规定。一句话,不能、不许、不准,你试试!

知州大人秉承着“试试就试试”的态度,韬光养晦,于是,这位清丽姑娘就变成了自己远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