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家庭、愿望这些基本情况他知道吗!”
我皱紧眉头,想啊,想啊,我竟然在连队呆了2年多,却连排里战士的名字都叫不全。
“好了,排长,今天我话多了。”刘小军走过来,也拍拍我的肩膀,轻声说,“训练吧!”
……
晚上,我们坐在一起开会分析下午的训练情况,我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数据分析没有考虑人员磨合的效率情况,太理想化了,导致完成任务过程中,各号手呼应不及时。
“对,我们下午的争吵多半在怪罪其他人,还是默契不够。”刘小军说。
“咱们每天同吃同住,怎么还没有默契啊。”王达挠挠后脑勺说。
“还是相互信任不够,没有完全相信对方会和自己同步。”刘小军说,“我建议把你的训练改进方法分成各个模块,我们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练,最后组合起来。”
刘小军是组训的一把好手,能够把专业教材里的要求分解开,实打实贯彻到训练中,我们连队四百米障碍整体成绩能比其他连队快10秒,离不开他的组训方式。
一个金牌教练员最大的能力就在于此。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刘小军制定训练计划,我汇总分析训练数据,每天所有的心思都在如何提高成绩上,果然起到了明显效果。
而这半个月里,我也要求自己每天和排里的一个兄弟通电话,和他们闲聊,并在笔记本记下他们的信息,我才发现排里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也重新认识了“刘大胸”,那个肌肉男;“狼狗”,那个没事喜欢在卫生间吼叫的歌唱家;“王神推”,那个篮球场上的重型坦克,麻将桌上的推排高手;“小土豆”,那个咧着大门牙,跳起来能抓篮球框的小个子……
接下来的第一次的淘汰考核中,15个车组中只有4个车组达到了往年国际比武的入门要求,我和欧阳浩车组都成功晋级,我们是第4名,好险。
“看来,你们还是小看了这个陈排长啊。”李参谋长笑眯眯地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同时把我和刘小军一起重新写的《坦克比武强化训练改进意见》发给所有人去借鉴学习。
欧阳浩看我的眼神还是不屑一顾。
那几天,恰好作训科有人交流走了,欧阳浩借调满3个月,顺利纳编调职,我也被李参谋长惦记着喊去作训科帮忙,不过还没下借调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