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20章:李儒之策  三国:从取代少帝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亲也没理由出兵帮助关东叛逆。

不单只如此,只要恩相与弘农王和解,这还能从旁证明恩相汉室忠臣之名!”

听李儒如此一说,董卓倒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好一会儿的,才出言道,“文优,若是刘辨小儿不接受某家的请封呢?”

李儒肯定地说道,“他一定会!若是董将军没在长安城战死,想必不用几天,董将军就会被送回洛阳。”

董卓眯着眼说道,“文优,你为何能如此断定?”

李儒沉默了好一会儿,与董卓对视,最后在董卓直视下说道,“在弘农王出洛阳,我被俘时,弘农王曾说过,留下儒的性命就是为了让儒继续辅助恩相,好让恩相在关东逆贼围攻下守住洛阳。”

董卓双眼瞪大,直勾勾地盯着李儒不放,“...他,想要我等寒门庶人与那些门阀士族拼一个两败俱伤?!”

李儒闭目点头,“儒也是如此想的。”

董卓脸色变换几许,最后长出一声,“刘辨真是了得...我也算明白了,为何刘辨明明拥有一支数量不少的精锐甲士,可却甘心被我废黜,甚至生母何太后被我下令杀害,也没一丝表态。

直到关东逆贼在陈留聚兵结盟,才杀出洛阳远遁自立。

记得先帝继承大统时,年龄比刘辨还小了两三岁。

当年先帝年幼时就利用宦官铲除了把持朝政的外戚窦氏一族,就连士族魁首太傅陈蕃也难逃灭族之灾。

随后先帝又以此为借口,整顿内侍,曾经的十常侍无一不是先帝亲自推去的。

也因此,先帝才能通过十常侍把控朝政,打压士族,平衡朝野权利。

甚至一度北征鲜卑,向武帝看齐,企图再一次中兴大汉,只是可惜,世家门阀从中作梗,北征刚开始就失败了,枉死了数千大汉健儿。

至此,先帝才一跌不振。

若不是我在皇宫中找到一些相关密函,我还一直以为大汉这十几年的动~荡,只是宦官和外戚权臣的斗争而已...

如若这一切真的是那十四岁小儿的谋划,那还真有先帝之风啊...”

李儒摇头说道,“儒不知道,当日被俘之时,儒亲眼目睹弘农王亲手击杀十数名甲士,又有吕都尉的描述,弘农王武艺高强就不用多说了。

可在这之前,弘农王在我等眼中,甚至是满朝文武眼中,弘农王都只是一名羸弱轻佻的稚子。

如此忍隐之人,儒不认为他是常人。”

董卓听着,又陷入一阵的沉思,好一会儿的,却站起来说道,“文优,派人去函谷关通报,既然弘农王就藩,那催促弘农王尽快向天子进贡。”

李儒眼中一亮,他当然听的出,董卓是妥协了。

让弘农王对天子进贡,就是试探弘农王的态度。

一旦弘农王答应进贡,就代表弘农王承认天子协的地位,那么双方罢兵休战就有的谈了。

“仅遵恩相之命,儒定会处理妥当。”

董卓也不多说,挥手示意李儒退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