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诸侯粮草紧迫之时,再向天子讨来封诏,分封关东诸侯,让其自乱,则关东乱贼大势去已!”
董卓听的明白,大喜道,“吾有文优,无惧天下已!”
“恩相廖赞,儒以为,恩相当务之急先见天子!”
“哦?何解?”
李儒又道,“天子聪慧,却也是不安分之主,必定不甘心天子尊位旁落,今刘辨出逃,不管今后是死是活,只需天子不知刘辨已死,那天子必定依仗恩相!至此内患全去已!”
董卓目光一凝,立马从席位起来,“文优且去召集我部将领,吾去见那天子一面。”
“恩相可多拉拢当初拥立过天子协之人!”
“吾省得!”
董卓离开府邸后,李儒也依言纠集诸将,只是在等候之际,心中却滋味万分。
自从入主洛阳后,时间一久,董卓就再也不是当年的明主了。
虽然偶尔还能将他的话听进去,可大多数时候都变得刚愎自用。
这不,入洛阳后肆无忌惮,引得天下围攻。
若是董卓进洛阳之初听自己的劝谏,分化朝中元老,拥名士,收民望,也不至于今日落于下乘。
转念又想了想弘农王。
若是弘农王不死,在西面立足,不打天子旗帜,只用弘农王之名,那只要没落入关东诸侯之手,再打退一两次追兵,就能狭处逢生,以弘农王之智,想来一早就布局天下,必定有自保后手,自身安危应该不成问题。
弘农王之谋,想来就是利用寒门出身的董卓来对抗世家大族的关东诸侯,若是如此,那弘农王明明有精兵强将却甘愿退位就说的通了。
弘农王需要一把锋利的刀,又不愿意让这把双刃刀放在自己身边,这甘愿退位,必定是以退为进之法。
而权衡利弊,天子身份肘制奇多,董卓也不会听命,反倒是现在只是王侯身份,董卓又不得不与关东诸侯对抗之际,弘农王再从中获利,不管是削弱西凉军实力,还是削弱关东诸侯的实力,对现今的刘汉皇室来说都是好事...
“弘农王之智,儒不如也!只是,弘农王,你真能狭处逢生?若是真能狭处逢生,待恩相败亡之后,儒效命于你又如何...成了,这天下寒门...”
看着府邸外那完全暗下来的天空,李儒冷漠的瞳孔中闪过几分异色...
洛阳城因弘农王出逃而弥漫汹涌,不过也就这样,真正忠于汉室的大臣,或者说是对废帝刘辨依旧抱有期望的大臣,已经没几个了,就算有,也不敢表现出来,更别说有所动作,去支援刘辨什么的。
但是,这也是有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