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一早。
“殿下、”两名宫女捧着衣衫,铜盆,站在朱标的床榻前。
简单的洗漱后,一觉睡醒,当真是神清气爽,肺部也不感觉痛了,整个人都好了起来。
这繁琐的衣服,如果没有宫女帮忙,估计朱标弄一天也未必能弄的明白,穿戴整齐,开口道:“四弟他们走了吗?”
“回殿下的话,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昨夜都住在东宫,他们说殿下不带他们出宫,他们就不走了、”宫女道。
“呵,有意思、去见见他们。”朱标笑了笑,作为老朱的儿子,那弟弟妹妹可真是太多太多了,最可怕的是,朱标不敢肯定,自己会不会改变一切,但朱元璋可是记载的,近七十岁还能生个比孙子还小的女儿、
刚刚走了两步,一名太监走了过来道:“殿下,圣有旨,传殿下去御书房议事。、”如悟太监,据说是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时候的师兄弟,为了能享受富贵,不惜阉割了自己也要进宫侍奉朱元璋。
“嗯,本宫知道了,这就去、”朱标也不好说三个弟弟在自己的东宫,哪怕如今的东宫还没有后妃,但毕竟是太子的地方,其他皇子是不能留在这里过夜的,走的时候,朱标不忘喊道:“公公,父皇找本宫,公公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声音很大,似乎生怕别人听不到,自己被朱元璋传召一般。、
“殿下谬赞了,老奴哪里知道陛下的心思,殿下去了,自然会知晓的、”如悟莫说不知,便是真的知道了,他也不敢泄露朱元璋的心思,如果让老朱知道了,那岂不是要杀头了?
东宫的偏房中,朱钢贴在墙角,开口道:“大哥被父皇叫去了,估计咱们出宫的心思,泡汤了、”
“元宵节啊,大明立国的第一个元宵节,不行,如果大哥晚回不来,咱们就去求父皇,说什么这元宵节也得出宫去看看才行、”朱棣笃定道,朱元璋还在和陈友谅决战的时候,朱棣就敢跑到两军阵前,自幼便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唯独害怕的也只有自己的老子了。
“切,老四,你要有这个能耐,你早就去见父皇了,行了,大哥已经走了,咱们哥仨自己找点乐子吧、”朱樉冷哼一声,不屑道、
.....
御书房、
“启禀陛下,太子请见、”大虎来到朱元璋面前,拱了拱手道、
“传太子进来。你们都下去吧、”朱元璋挥了挥手,整个御书房服侍的宫女太监,悉数离开、
朱标踏步而入,目光望去,自己的便宜老子,埋头在一堆奏疏中,批阅着各地呈报来的折子、
“父皇注意身体、”朱标提了一声,有朱元璋在前边挡着,自己在后边做什么,都会安全很多,至少不用顶着大臣们的压力。、
朱元璋道:“皇儿来了,快来,帮父皇看看,这个奏疏,应该怎么批复?”从奏疏堆内抽出来一本,递给了朱标,笑了笑道。
“这个,儿臣看看、”朱标犹豫片刻,硬着头皮打开奏疏,边的字体,还算勉强能理解,然而,这奏疏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断句,数百个字连在一起,需要的不只是批阅者的处政能力,反倒更是考验一个人的断句智慧,往往一句话要研读数十遍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脑袋嗡嗡作响,犹豫道:“父皇,这奏疏说扬州荒芜,缺少民户,儿臣看,蒙元留给中原的烂摊子,都压在父皇的身,对于此事,儿臣请旨,父皇出游扬州,巡游天下。”
心中困苦,靠着奏疏想要知道这扬州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真的是太难了,至少现在的朱标还做不到,退而求其次,出去巡游一番,多走走看看,或许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好,不愧是朕的皇儿,总是能和朕想到一起,均田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父皇真的要巡游天下?”朱标目光一凝,他只是想出宫去瞧一瞧,更多的去看一看大明初期的天下百姓,都处于什么样子,也好以此寻找应对的办法,不说几千年,至少要保证后世三百年的安稳,这也是朱标唯一给自己的方针、
朱元璋道:“朕登基不久,但各地的民情,朕少年时,都知道很多,也见过很多,扬州本就是繁华富庶之地,这份奏疏,扬州缺少一切,要什么什么没有,朕心甚痛,去扬州看一看,也成了必须的事情、”
朱标迟缓道:“父皇准备何时启程?”
“不急,朕若是出游,天下都要跟着动起来,且等徐达班师回朝之后,在出宫巡游天下吧、”朱元璋叹息一声,事有轻重缓急,在他的眼中,天下重要,百姓重要,但朝廷若是不稳,那前边的都是虚假的。
“说一说,你前天在奉天殿说的均田事情吧、父皇苦思良久,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朱元璋摇了摇头,均田确实让朱元璋双眼一亮,回想当初,如果家里有十亩良田,他哪里用的着把脑袋绑在腰带,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