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雅二医院15.5元药品被医院卖213元的高价事件,利润高达1300%。当然这其中的关系也并不是这么简单,医院并不只是唯一的参与者,其中利益的大头也不是医院所拿到。
因为在现在,所有药品必须通过招投标才能进入医院,药品出厂价15.5块,还得先通过医药公司进行定价,定价三四十,这时药品还不能进入医院,得通过全省药品集中采购投标报价,当地“政府指导价”指导到136元,这时还不能进入医院,医院还得从专门垄断的招标公司购买,招标公司代表政府部门帮助医院采购,以进价15.22块买入医院,医院再以普通的加价15%卖出。
可见医院确实不是暴利的最大受益者,而负责发布当地药品招投标信息的公司,股东名字很巧合与曾在卫生厅有关机构任职的多名官员名字相同。
问题出在哪个节点?或许已经显而易见。
从这些事件就可以看出,如今的水有多深,苏忱只能寄希望于院长的面子好使,以及这种信息体系建设中猫腻比较少,还有背后银行的撑腰,来确保自己的项目能够平稳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