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啊!
宋徽宗赵佶应该能算得上是业精于勤而荒于戏的典范。
若单单只从文学造诣上来的话,他的文学造诣确实是登峰造极。
这样的一位亡国之君,若是将其定位为脑子不够用的憨货,显然也是不客观的!
他顶多也只能算作没将心思放在正道上。
因此,宋徽宗赵佶并不傻,并非是一窍不通的昏君。
枢密使之位执掌大宋朝军政,这个职位,给一个干臣,当然比给一个弄臣要恰当。
高俅当然能够想明白这个道理。
故而,他才着急。
童贯获得的军功越多,高俅就越着急。
可是着急,也只能是干着急。
望洋兴叹!这就是此时此刻高俅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宋夏边境上,每传回一封童贯的捷报,总是会令高俅耿耿于怀。
今日,高俅正是收到了童贯传回的捷报,记录在他递到丁昊手中的这封折子之上后,他就陷入了想要遏制对方的势头却苦无良策,唯有望洋兴叹的遗憾里。
童贯这个非常出名的大奸臣,丁昊当然清楚他的人生轨迹。
他当然清楚,童贯最终是如愿以偿的爬上了枢密使之高位的。
也清楚的知道,童贯的人生并非仅至于此。
最终得封太尉,得授王爵,才是童贯辉煌的。
可是现如今,他丁昊来了,童贯这样的人,那当然是早一日现出原形,早一日为大宋除害。
果然,高俅所记录的这张功绩簿上,童贯的功劳已经很多了。
低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