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开演之前,丁昊还需要亲自摸一下底。
毕竟是一种新型的农作物,后世里,丁昊虽然对这个玉米也极为熟悉。
但若是问他,亩产究竟几何?他还真回答不上来。
况且,这又是在唐朝,他鼓捣出来的这玉米种子,自然不能与后世的良种相比。
不亲自的试验一番,万一要是产量不高,那可就不能如此高调了呀!
第一棒硕大的玉米棒子,终于被丁昊“咯吱”一声,从粗壮玉米杆上生掰硬拽了下来。
硕大这个词,形容这个大棒子,那是非常的贴切呀!
丁昊捧在手里,爱怜的抚摸了半天,才意犹未尽的扔进张九龄端着筐筐里。
看得周围一干大小官员,眼热不已啊!
一年的辛劳,已经令这帮养尊处优惯了的官员,皮肤变得黝黑。
但是不可否认,一个个的全都变得结实了不少。
这可是他们一年辛劳的结晶啊!谁不想上来也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抚摸一番?
人的是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习惯成自然,渐渐的这帮人已经认命了。
他们也早已不再鄙视农夫,已经在内心之中认同了,丁昊所提出的:我劳动我光荣,我种植我快乐!
丁昊将自己亲手采摘下来的第一棒玉米扔进筐中之后,拍拍手,豪迈无比的下令道:“动,动,动手!一个不留,掰棒子!”
已经被丁昊带成了一帮猴子的司农寺官员们,欢呼雀跃着便争先恐后冲进了玉米地。
连丁昊都很纳闷啊!
这帮人难道就这么喜欢玉米地?这个玉米地里究竟有啥?
很显然,采摘的乐趣要远远胜过种植。
一片欢声笑语中,一亩地的玉米,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被丁昊手底下的这帮猴子们全部掰完了。
上称一幺,我滴个亲娘哎!果然产量不低呀!
亩产竟然高达八十石!
在司农寺一众官员兴奋的注视之下,丁昊漫不经心地问道:“九龄啊!一亩稻、麦的产量几何?”
张九龄毫不犹豫的答道:“稻的产量比麦高,一般而言,五、六石,顶好顶好的至多也不会超过七、八石……”
这个问题,丁昊当然早已知晓,他这一番明知故问,其实就是赤裸裸的炫耀。
司农寺中的官员,怎么可能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已经立下了奇功一件!
享受过了种植的快乐,也享受过了采摘的快乐,接下来等待着他们的,便是尽情享受那升迁的快乐!
“还愣着干什么?报喜去呀!
敲锣打鼓,直上金銮殿,就按照报祥瑞的套路来!”
丁昊的话音方落,众官员顿时欢呼声震天!
与此同时,大明宫内的含元殿上,一场令唐睿宗李旦揪心不已的口水战,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