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
所幸,这第四道题与第五道题,风格一变,已经不再是议论文了。
而是拟一道诏,或者是诰,再下一道判决文表。
诏即是诏书,诰即是诰命。
至于判决文表,考的便是唐律了,就是给一个案例,命最终做出判词。
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判决书,根据哪一条哪一款,该治何罪?
从这两道答题之上,便能够考察出士子的具体理政能力。
始作俑者正是丁昊。
有了这两道题,确实更能够彰显出朝廷用饶倾向。
那就是重务实能力,而轻夸夸其谈。
丁昊看见这两道题目之后,对狄仁杰的景仰之情,那还真如长江黄河之水,连绵不绝!
因为他觉得狄仁杰狄老,简直从善如流了!自己仅仅只了一嘴,他竟然就立即实施了!
还好,题目都不难。
不就是拟一道诏书或是诰命吗?
诰命丁昊不熟,可是诏书,即便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
单单就后世那些影视作品当中,那些阉宦们扯着公鸭嗓子,大声喊的:“奉承运,皇帝诏曰……”,那不都是现成的诏书吗?
不过,丁昊还是多少有点历史功底的!知道影视作品中的,那都不靠谱!
若是真的图省事,原封不动的照搬到这儿来,那估计会笑掉阅卷官大牙的!
仔仔细细地回顾了一遍,丁昊还真从自己的记忆里,搜寻到了一道诏书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