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可能是个假王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江湖草莽堆在一起,立马有一队乔装打扮的锦衣卫从巷子的四面八方出来清扫残局。

这场雨下得很大,一切仿佛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当第二陆辞接到消息率领一队金吾卫来到芷泉巷时,已是人物两空。

叶辞身披白鱼官服,眼神冷峻,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二日。

大昭寺内。

那个缺席一的年轻人又回来了,这一次他没有去广场上看那些孩子练武,直接去了主殿,坐在一席蒲团之上。

方丈还是在老位置的蒲团上打坐,年轻人刚一进门,老僧就笑眯眯地问道:“施主怎么昨没来呀?”

年轻拳淡道:“没空。”

方丈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事实上,距离上一次二人之间的不欢而散才过去两而已。

沉默片刻后。

方丈微微叹气道:“施主戾气太重、执念太深。”

崔绣充耳不闻。

方丈又道:“但施主已经在改变了,不是吗?”

崔绣闻言心中微微一动,但面上仍是不动声色。

“把做官那一套带到除了朝廷之外的地方,都不好使。”方丈温声道。

年轻人眼角微微一跳,冷笑道:“看不出来,大师除帘和尚还当过官呐。”

方丈微微一笑,不再话。

其实老僧的话并不多,但每次总是能够激起崔绣的怒火,虽然他城府极深不易表露情绪,但还是不胜其烦。

待他为顾子墨守灵一月之后自会离开这里。

至于这个不识抬举、自己已经忍让多时的老和尚,崔绣一时神游万里。

他突然想起昨自己为何要救下那酒肆的枯瘦老板。

可能是因为酒还不错、花生米还算酥脆。

崔绣心中暗叹一声,看着眼前这座九丈金佛。

自己那柄不带感情的剑终究还是有了一丝人间温度。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九月九,重阳至,西北王府虽然依旧上下忙碌个不停,但西北王总算还是想起自己有个生性爱玩的女儿已经足足半月没有走出西北王府了。

这一日,当宋别轻敲郡主闺房房门,打开房门后发现郡主大人病恹恹地脑袋枕在书桌上,正拿起那只罗缨扇子翻来覆去地翻看。

宋别温声道:“郡主,王爷近来事务繁忙,鲜有空时,他让我趁着这个重阳带郡主出去赏赏秋景。”

郡主趴在桌上,并不作答。

宋别无奈一笑,知道郡主这是又发女儿家脾气了。

书生靠在门口,轻声道:“王爷还了,由于此次西北节度使遇害一案,京城使团现在暂时还走不了,不如就叫上使团一行人一起赏赏这西北秋景。”

郡主脑袋稍微挪动了一下,但还是没有答应的迹象。

书生见状,似乎在意料之中,又道:“那位叶辞将军,已经答应让他妹妹随行”

李时毓闻言终于缓缓起身。

她眼神有些幽怨道:“师傅。”

宋别脸色不变。

那些西北王府官员和江湖门派最怕这个妖精在于两点,不仅瞎折腾的本事是一等一,闯祸后对爹爹的撒娇本领更是堪称下一绝,能够让本来火冒三丈的西北王瞬间低声下气,谄媚出“乖女儿,没事,爹在呢,谁敢欺负你?”这种无脑话来。

但宋别显然不吃这一套。

自郡主幼时就一直跟随在郡主身边的书生这么多年似乎依旧还是那张玉面,看不出岁月在他身上流过的痕迹。

书生深知这位郡主的心机和手腕绝非表面那般浮躁。

他轻声道:“还请郡主先收拾一番,莫要再胡闹了。”

使团休息的客栈内。

那个一路跟随崔主事北上的锦衣卫千户莫名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且客栈内明显有过打斗痕迹,不过没人有胆子过问锦衣卫的事情。

一切如常,使团众官员同样为了孙仲节度使遇害一案忙得焦头烂额,似乎都忘了今日是难得的重阳。

崔绣坐于字号房中,手里是一块模样怪异的铜制令牌。

这块令牌不同于大秦官制,是属于那种江湖门派的野路子制作而成,牌子上有一些略显凌乱的鸟兽花草纹印。

昨那场对针对六扇门的劫袭,除了缴获一批金银之外,就是这块令牌了。

崔绣缓缓闭上双眼,细细深思。

孙仲生前好歹是一位正三品官员,身边理所当然应该有不少高手护卫。

何况此人来到西北之前,曾在京中与那位前朝司礼部监印关系非同一般。

那个老太监临死前托他将人带回京城的话此时犹然还在耳畔,是什么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崔绣一想到这里有些心烦意乱。

仅仅一个六扇门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