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4 笛声?妙啊!  我朋友实在太不稳健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摆的高树枝上,随着树的摇摆而吹起横笛,或者站在险峻的绝顶山峰之上,衣袖随着山风袅袅飘荡,也是一杆横笛在手。

总的来说笛子仿佛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大侠的标配,这不由得吸引着唐大勇每当看见笛子,终忍不住上去触摸一番,虽然他对乐理一窍不通,而且对于乐器也是完全不懂,但是看见笛子总要摸一摸感受一下。

笛子声音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不知道这吹笛的是何人,这演奏技巧可真是顶呱呱,。

几个人颇有些好奇,就冲着这那声音的源头走去,走了大约十几分钟,差不多走到山的顶端了,这山的山顶,是一块百米见方的平地,也是树木葱郁,树林里修建着一些厅台楼阁,供那游人歇息。

几个人爬上山顶,这才发现吹笛的人正坐在南边一处亭子底下,盯着远方的连绵山峦,全神贯注地吹着笛。

他们从发现到走近,应该有20多分钟了,吹笛的人笛声不断,已经换了五六首曲子了,而且看来这些曲子他都是脱稿演奏,看来此人确实是个高手啊。

几个人心里不由得平生敬佩之情,徐徐走近,离那人五六米的地方,笛声戛然而止,那人注意到有人靠近,转过头来。

郑隐率先打招呼,“这位先生好雅兴,好雅兴,笛声悠扬,造诣不凡,佩服佩服。”

那人看起来40多岁的样子,中年男子,长相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他的举手投足却有着儒雅的气质。

只见此人站起身来,拘谨一笑,“几位好?,过奖,过奖了,拙计献丑了,如果有谬误的地方,请指正。”

“哪里,哪里,很优秀了,很优秀了,我们是门外汉,一窍不通,也没有文化,只有一句牛逼来评价。”

那中年男子哈哈大笑,“几位,都是有礼貌之人,如此坦诚,幸会幸会。”

“先生您继续,我们四处转转,切莫因为我们的到来打断了您,而您的曲子继续,我们也能更有耳福。”

那中年男子微微点头,又拿起笛子吹奏起来,唐大勇受了这音乐的启发,嘴里也哼起歌来,谁知他只哼了两句,那男子刚响起来的笛声就停了下来,那男子从亭子飞奔跳了出来,伸手拉住了唐大勇。

“这位小兄弟,请留步,阁下刚才嘴里哼唱的曲目是什么来头?可否赐教?”

唐大勇被那中年男子突如其来的怪异行为吓了一跳,而他下意识哼的歌曲是什么他自己也忘了,“哎,我刚才哼的是什么歌?这不过是随便哼的,有什么讲究吗?”唐大勇反问那中年男子。

那男子瞪大眼睛,“随便哼,不可能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你再哼一遍我听听。”

唐大勇早已忘了自己刚才哼的是什么歌儿了,转过头对那中年男子说,“你给我起个头,既然你刚才听到了,那说明你也听过这首歌,你起个头我看看是什么歌?再看能否接得上。”

那中年男子面带难色,“这,这不行,我不能提示你,你好好想想,回忆回忆。”

唐大勇大脑一片空白,完全记不起来了,他转头望向老袁和朱娜美,老郑,“老大们,刚才我哼的是什么歌?你们记得不?有没有印象?”

老袁挠着头,老郑也面露难色,很明显他们根本没有留意,朱娜美,转着眼珠子想了半晌,忽然拍着手跳着脚,“我记起来了,我记起来了,幸亏我刚才没走神,你刚才哼的不就是那盘磁带里面的歌吗?就是孙大……”

朱娜美正要说孙大圣,但机智的反应过来,她口无遮拦把秘密说了出来,连忙改口道,采取补救措施,“就是孙大宝给你的那盘磁带呀。”

这姑娘果然有些东西,脑子很灵活,唐大勇暗暗赞叹之余,也想起了自己刚才下意识哼出的就是那盘磁带里的那首曲子,难道,难道眼前这个人竟然知道这首曲子?

唐大勇有些激动,他转头望着老郑道,“行吗?”

老头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很明显,眼前这个中年人一定知道些什么,或者这真的是一个突破口,不试白不试。

唐大勇见到老头同意,于是立刻转过头,将自己记得的磁带里的那首曲子又哼了一遍,幸运的是这首曲子他已经听了n遍了,记住了十之**。

他哼完曲子,那中年男子脸色大变声音颤抖着,握住唐大勇的手,“同志你可算是来了,终于是等到你了,我可整整等了26年呀,秀发都掉光了,你可想死我了。”

唐大勇呆若木鸡的站在当地望着这中年人,对方十分激动,他却极其淡定,“你,你是哪位?我们很熟吗?”

中年人听了唐大勇的话,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规整了一下自己的仪容,对着4个人礼貌摆手,“几位里面请,具体的事听我给各位娓娓道来。”

5个人进了这亭子,围着一个圆桌坐下,这圆桌和底下的凳子都是石头做的,在这快要入冬的季节坐上去一阵冰凉,臀部不时传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