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战起  大汉帝师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景帝五年,夏六月,乙卯。

时匈奴右贤王伊稚斜令,白羊王率部众三千、奴军万五,侵云中;楼烦部左大将领精锐五千,合休屠部三千骑,攻上郡。

云中依故郡守魏尚所留之坚城高墙,得保城邑不失。

上郡,天子使陈武尊圣令,持节监郡守广;上郡军将群龙无首,无从筑防,数十日间丢城失地,溃不成军。

军报传至,朝堂哗然,天下激愤!

长安城中,阉党祸国、奸臣当道之声愈发高涨。

景帝畏于民愤,急诏:家奴陈武,私揣圣意,惑乱军心,其令自裁。

后令飞狐军出飞狐口,驰援上郡。

历四十余日,至夏八月己亥,楼烦、休屠军取上郡十数城。

时秋收将至,朝堂欲和亲乞和,景帝将允。

长安侯知而暴怒,言左右曰:朝堂九卿两千石,皆尸位素餐之徒!

奏曰誓死不和,景帝惊叹之,乃勿和。

——汉书《长安侯本纪·初战》

·

跟着任桓,走在民夫队伍中,韩睿脑子里到现在,都还是懵的。

“不对啊,史书上没写今年有大战啊···”

蝴蝶效应?

不能吧?

自己啥都没干,小p民一个啊!

在他身前的任桓,心中却满是豪情壮志。

“仕汉为官,唯建功立业,方为升迁坦途啊···”

又回过头,看着韩睿精壮地身材,匀称地肌肉,眉飞色舞想道:“赵主簿言,这小子身手了得,此行必可为吾之倚重!”

“就是年纪小了些,没法塞进郡兵之中···”

不过也没关系,作为一军主将,任桓有的是办法让韩睿上战场——

真打起仗来,匈奴人可不管你是民夫还是军士。

照砍不误!

没错,自上郡燃起战火,各地县令摇身一变,成为统领一队之军候。

而任桓,因为目前县令“出缺”,捡了这个便宜,成了统军者。

这也是汉室常态了——和平时为文官文吏,一有战事,便为军官将士。

任桓麾下,带有原县戎部队骑兵百人,以及临时征召的民夫百五十人。

虽称作民夫,却也俱是弓剑齐备,身强力壮的汉子。

“郡衙那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自下令各县组织甲士支援定阳后,至今没有新命令。”

“莫非真如张公所言,李将军被那长安来的阉奴软禁了吧?”

身后的张直闻言,默默点头:“只怕是八九不离十啊···”

早在陈武接到一封密诏,匆匆赶往肤施之时,张直就隐隐有所猜测。

战时,皇帝命令太监做什么事,实在是太好猜了。

总不能让太监上战场吧?

左右不过令其借助皇权,监督(监视)兵主。

只是没想到,陛下对李广的猜忌如此之深。

“这刘家人,当真是一代比一代‘宽宏大量啊’···”心中腹诽之语,终究是没敢说出口。

自刘邦开始,似乎每一位最终登上那把龙椅的人,都是一个比一个小气!

刘邦就不说了,他要是写一本自传,书名绝对是《流氓的自我修养》···

惠帝···绝嗣的皇帝,神主牌没被砸烂就不错了。

先帝孝文皇帝时,丞相北平候张仓,何等人杰?

身为前秦御史,随高祖从龙,先后历任代相、赵相(诸侯王丞相);平燕王臧荼叛乱。

更是在文帝掌权之初①,接任灌婴,为汉丞相;任职十五年,制定立法,统一度量衡,号称“计相”!

就这么个家门显赫②,于国有功的老丞相,也因为黄龙改元③而被太宗厌恶,使其被迫告病下台。

至于当今圣上···

吴楚之乱怎么来的?

先帝时,时为太子的当今刘启,下棋输了,便拿起棋盘砸死了吴王世子···

儿子都被人杀了,连个交代都没有,吴王刘濞要是这都能忍,那就不姓刘了。

更别提邓通···可怜老头,硬是被活生生饿死在长安街头④。

·

·

·

PS:1.汉文帝刘恒,原是代王。刘邦死后,吕后临朝称制,暗害鸠杀刘氏祖孙、诸侯王;刘邦长子赵王刘肥,为避免被杀害,将找过一半的土地赠与吕后爱女鲁元太长公主,才得以幸免。

吕氏外戚掌帝国大权,祸乱朝纲。吕后身亡之际,趁着诸吕外戚不备,陈平、周勃等高帝功臣联合,周勃只身入北军大营,言:“为吕氏左袒,为刘氏右袒”靠着个人魅力策反北军,成功诛杀诸吕。

而后,朝堂权臣为了立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