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说过,绝大多数明朝官员还是不错的,从小到大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忠君爱国,为国分忧,关键时刻还能够拿出士大夫的担当和责任。
虽然大多数臣子们是很忠诚担当的,但依然改变不了大明王朝大厦将倾的危局。
既然大厦都要倾倒了,大臣们能跑出去凉快凉快吗?
显然是不能的,因为高迎祥那帮推倒大明帝国大厦的人,不仅要推倒帝国的大厦,还要把住在大厦里的人都压死在里面。
贺人龙带兵走后,陆梦龙就清楚的意识到固原空虚,农民军极有可能会发兵进攻这里,于是这位文官出身的人便提前做了准备,派出探马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随时打探农民军的下落。
很快就有消息了,“报,陆大人,据此不到百里发现反贼首领高迎祥的队伍。”
“大约有多少人?”
“看样子也就几千人而已。”
几千人?
看来这位探马的眼睛不太好使,上万人的队伍竟然看成了几千人。
关键时候眼睛不好使可是要坏大事的,更何况是面对陆梦龙这样一心想为了朝廷建功立业的人来说,如果能够擒获或者是杀死匪首高迎祥那绝对是立下了再造大明的不是功勋。
当听到高迎祥只有几千人的时候,陆梦龙大人的内心深处发出一阵怒吼,“苍天啊,大地啊,我陆梦龙立功的时候到了,我一定要趁着贼人立足未稳得机会机会给他们迎头一击。”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嘴上还是要说说冠冕堂皇的话,“农民军能够向固原奔来,这么说贺人龙大人没有挡住反贼,让他们逃脱了?”
“应该如此,属下看见敌人进兵的速度非常快,确实是向着固原方向而来的。”探马答道。
消息基本可靠了,陆梦龙对固原的其他官员说道,“诸位,高迎祥贼兵来犯,本官决定是于固原同生死。”
“大人打算怎么办?”
“我决定带兵出城迎战敌人。”陆梦龙坚定地说道。
出城迎战敌人?
我的那个老天啊!这样的想法你都能想的出来,太违反常规了。
在固原的官员看来,高迎祥和他的手下马上就要赶到这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两条道路可走,一个是放弃城池赶紧逃跑另一个就是固守城池等待外援。
谁也不会想到陆梦龙大人竟然会想到第三招,主动出击。
真是一个想法独特的人啊!
没来固原之前,陆梦龙就是一个刑部员外郎,平时主要的事情也就是看看卷宗,审审案子,跟行军打仗完全没什么关系。
谁成想他来到固原之后竟然敢主动出击高迎祥的农民军了。
老兄啊!年龄也不小了,行为作风能不能稳重点。如果没有神人指点的话,还是不要冒这个危险了。
固原的官员们虽然想劝解一下陆梦龙大人,可是当他们面对陆梦龙那张坚定的脸庞时,想说的话也就不说了,“大人打算如何抗敌?”
“固原西边有一道山沟名曰老虎沟,此地山势险要,很适合打埋伏,我决定带领3000兵马前往老虎沟设立伏兵,以此来对付高迎祥的叛军。”陆梦龙说道。
令官员们感到吃惊的是人家陆梦龙大人才来固原多长时间,竟然对此地的地形了解的如此清楚,真是一个勤快人啊!
老虎沟?
好名字,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他竟然想在老虎沟伏击高迎祥的叛军?
老兄啊,想法很大胆啊!
如果你手下的兵马充足,设伏也许有可能,但是就凭你手下这3000兵马想对付匪首高迎祥,有可能吗?
有。
望着官员们那种很不信任的样子,陆梦龙说话了,“诸位尽管放心,农民军都是乌合之众,打起仗来根本不是官兵的对手,只要我们上下齐心,一致对外就一定能够打败高迎祥和他的手下。”
说的很正确。
如果大明王朝真能够做到上下齐心,一致对外,国内的农民军算什么,关外的皇太极又算什么,说消灭也就消灭了。
可是此时的大明王朝真心做不到啊!
你陆梦龙不是很能耐吗,咋能让人家从朝廷里踢出来呢?
这充分说明,大明王朝朝堂上站的那些大臣们并没有跟皇帝一心,也没有跟边疆的大臣们一心,你唱你的曲我吹我的调,早就貌合神离了。
整个王朝是这样,放在边疆也是这样,能干活的往死里干,不干活的在一边看笑话。
就拿固原的这些官员来说,他们已经做好了看陆梦龙大人的笑话的准备了。
不过在看他的笑话之前,还是要先把他吹捧一番,“陆大人忠心报国忠心可嘉,如果能够在老虎沟将敌人伏击成功,不但可以解了固原的危机,也等于解了朝廷的危机,功在当代,功在社稷。”
“老虎沟地势险要,适合伏击,陆大人选择这个地方打击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