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拍案而起  一抹紫色的记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乐不可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学校里,听说朱村来被彭校长搞得威严扫地,大家无不讶异又心情畅快。

“新官上任三把火,谁承想竟然先烧到了书记头上。”柳丛彬嬉笑着说。“他连书记都敢烧,我告诉你们,真得小心点儿。”

左林听了满不在乎地说:“你吓唬谁咋的?吓出病来找你要医药费。”

大家听了都嘻嘻哈哈地乐起来。吴谞文也跟着短笑两声。他飘忽闪躲的眼神和欲言又止的样子,像是心中有什么预感。

“比不了你呀,你哥是乡长。”赵千枝说话时矜持着胖脸上的鼻子,又翘了翘单侧的嘴角,像笑又像没笑。

“切,你爸不也当过书记吗?”边德明甩过脸来说。他从机耕队被强行调进学校那会儿,赵千枝的父亲正是在任书记。

“翻老黄历有用吗?”

听到赵千枝话里有怒气,边德明没再说下去。

学校不再种地,教师们自然减轻一份负担,但家里的承包地还是必须要种的;否则仅凭从村上挣得的那点工资,民办教师们的家庭生活并不会比一般农家好维持多少。公办教师较之民办教师,生活条件只是相对好一些,家属分得的土地也是非种不可的。

新婚不久的叶立秋,家里不仅新添了于素珍一口人,也增加了她从娘家带过来的一份耕地。叶立秋的身下还有个弟弟,按照惯例,成家的儿子早晚要另立门户,所以叶父叶母并没强留他们,婚后就让他们分家单过了。

婚后的于素珍对叶立秋非常疼爱,小两口日夜如漆似胶。于素珍是个很勤快的人,她比他大一岁,常把他当成弟弟,支配着他干着干那;他也在心理上慢慢接受了她的强势,享受着她的照顾,顺从着她的安排。结了婚他才知道,她不仅管理班级很出色,干家务做农活儿同样是把好手。

这一天,小两口在农田里给大豆除草。叶立秋问:“素珍,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她说:“以前是嫁个可心的男人,这个我实现了。我还希望生个儿子,一个太孤单,要是再生个伶俐的女儿就更好了。咱得有自己的房子,家里生活条件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一天能转成公办教师的话,我就啥都知足了。”

“我问的是你最大的心愿,说了好几个。”叶立秋笑了——她的心愿倒挺朴实,只有家和眼前的这片小天地。

“这些都是啊。”她也笑了。

他看一眼妻子,暗自摇摇头,微微苦笑一下说:“你的这些心愿里,最难的就是转成公办教师,恐怕没啥指望。”

“闭上你那个臭嘴。”她嗔怪道。

“嗐,你有民办编制了,也许能有那么一丁点儿希望,我呢,到现在连个正式民办教师还不是呢,转正?说不定哪一天就叫人撵回家了。”

“没完啦?老说这种丧气话,多没劲。”

见妻子有点要不高兴,他嬉笑道:“我有劲没劲,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

“去你的,说着说着就下道了。以前看你有模有样的,原来都是装的。”于素珍被他给逗笑了。“立秋,得民办编制不难,将来咱俩就是不能转正,当一辈子民办老师,边教学边种地,挺好的,别老胡思乱想了、啊。哎呀!该她想说该死的……你铲错了,瞅你,把豆苗都铲掉了,留下的那几棵是老苍子!”

叶立秋脸一红,赶紧锄掉那几棵苍耳,结果这一段豆苗出现了断空。看着锄掉的苍耳,白兰的身影一晃浮现在他眼前,他想起了那年和白兰在校田地拔草时,她把苍耳当豆苗的情景。他的心里不自觉地掠过一丝快意、一丝酸楚、一丝失望。他看一眼身边的妻子,使劲甩甩脑袋,他想甩走白兰的身影,结果发现他的动作和努力都是徒劳的。他目光躲闪着妻子,像是刚刚做了对不住她的事。为割断对白兰的回忆,他改变了话题:

“素珍,我总有件事心里别扭。”

“啥事?”

“我老觉着彭校长的沉默里有股子霸气,一看见他那张脸就身上不得劲,感觉瘆的慌。你呢?”

“我也是,一看见他就心里打怵。我好像没怕过谁。”

“你看出来没有?有个人就不怕他。”

“谁呀?”于素珍停下,手拄着着锄头杠子问。

“正经人呗,别人都不敢玩乒乓球,他却常领着学生玩。”

“诶呀,你这脑袋长的,还看书呢,一脑子浆糊。他不是借了教体育的光吗?”

叶立秋被于素珍给说乐了,但他还是不服气地说:“别忘了人家正经人是公办老师!”

“公办老师咋的?他正经人再能耐,我看彭校长也未必就制不了他,等着瞧吧。”她伸出锄头使劲铲着地。

“可也是,彭校长这个人特有心机,有尖儿不露,”他又猫腰铲起来。“就是太好喝酒。如果他将来误事,也得是坏在这酒上,你信不?”

“男人,你们男人有几个没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