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才高八斗  逍遥自在小书生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聂轩此时心里无比的舒爽!

还有什么比这更爽的吗?这脸打的,太爽了!

以前对这个秦若贤还没什么感觉,现在再看自己这便宜徒弟,却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嗯,你怎么来这里了,不是说回赵国吗?”聂轩拍了拍秦若贤的肩膀,问道。

秦若贤直起身子,笑道:“那日与老师一别之后,感悟良多,一时间又消化不了,整日心怀惴惴,不得安宁,故在山下找了一家客栈消化琢磨,一经数日,才总算是有了几分明悟,本想赶回赵国,可是正巧林公这里举行诗会,便想着拜会一下,不想却遇到了老师。”

听了秦若贤的话,在场众人又是一阵心惊肉跳,能让秦若贤闭关感悟数日的东西,又是什么?

这聂轩,恐怕真的不是非凡之人!

一时间,整个二楼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秦若贤又道:“适才所见,这些才子邀老师您斗诗,学生不才,先应下这第一阵吧。”

聂轩笑着点了点头,秦若贤便拿起桌上的笔,略微沉吟,便在纸上笔走龙蛇,书写起来。

片刻之间,书写完成,又将毛笔放回原位。

“诸位,在下不才,替老师应战,写下一首惜秋华,望各位品评。”秦若贤环视周围,傲然道。

林宗远和王文之站起身来,来到桌边,向那首词望去。

鬼才作诗,自然万众瞩目,此时这些文人才子们也顾不得别的,都纷纷围过来观看。

一旁的女眷们却都急的跟什么似的,她们限于礼数,不能过来观看,但一个个都伸着脖子向这边张望着,非常想知道那张纸上到底写着什么。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

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王文之轻轻的将纸上内容吟了出来,声音不大,但却浑厚深远,足令在场之人都能听清。

这只是这首词的上阙,但是在王文之的吟诵之中,却有一股黯然心伤之感涌动出来,钻进每个人的心中……

“惜秋华.七夕。

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林元英反复的在心中品味着,仿佛勾起了藏在心中已久的某段思绪。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林宗远不住的点头,这秦若贤,果然惊才绝艳,仅仅是这个开篇,便是在场众人无一能及!

或许,也只有他的那位老师能做到也未可知……

仅仅是半阙词,便已经将在场的众位才子全部折服。

而女眷席中,不管是青春年华的姑娘,还是徐娘半老的妇人,此刻都沉浸在一种梦幻之中,不得不说,秦若贤的诗才的确堪称绝代,简简单单的几句词句,便能够轻而易举的引人入诗境!

这种能力,太恐怖了!

不给众人太多的品味时间,王文之已经将下阙也念将出来。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

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

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

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一首惜秋华吟毕,在场鸦雀无声。

秦若贤一首词,震慑全场!在看了秦若贤的这首《惜秋华.七夕之后,在场之人再也没有一人能够生出比试一番的情绪。

这首词一出,今番诗会,再无七夕词!

再这样的词作面前,谁又敢下笔呢?

这首《惜秋华.七夕辞藻华丽,但又真情流露,能够让人深切的体会到那种相思之人不能见面的深刻遗憾之情……怎么说呢?辞藻虽华丽,但是却能够深入人心,毫无夸张之感。

这就是一首诗词最重要的地方,有些人作诗词,辞藻堆砌却不能引起他人共鸣,但秦若贤这首词给人的感觉毫无违和,宛若浑然天成一般。

此刻已有人将这首词抄写在小纸之上,流传开去,女眷们拿着手中的词欲罢不能,陶醉其中,而楼下也开始传来通告之声。

“秦若贤秦公子新词《惜秋华.七夕……”

聂轩微笑着不住点头,这首词,的确是非常非常的妙,就算他有智脑,里面能超过这首词的七夕词,也寥寥无几。

想必,用不到明日,秦若贤的这首词作便会风靡整个宿城,几日之内,便可以风靡丹江,甚至席卷天下。

“因“楼阴堕月“,而思“宫漏未央“。因“宫漏未央“,而思“钿钗遗恨“。触景生情,复缘情感事。以下夹叙夹议,至于此情难问,则人间天上,可哀正多,又不独“钿钗“一事矣,若贤,你这首七夕词,便是为师,也不敢说能胜之。”在经过智脑分析之后,聂轩淡然的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聂轩一语惊醒在场人,在听了他的评语之后,每个人又陷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