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心悦诚服  逍遥自在小书生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句话的功效不亚于聂轩前世某档综艺节目的某个爱好穿皮裤的导师那个灵魂拷问:你的理想是什么?

其实不光秦若贤在深思,在场的除了方原之外,全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在他们开始读书的时候就一直伴随他们,每个人的答案也都不一样。

大部分人开始读书的时候,都是为了光宗耀祖,考取功名,搏一个好前程;有的人是为了能够成为治国能臣,安邦定国,让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有的人是为了发扬圣贤教诲,教化世人……

但是大部分人的书越读越多,他们最初的理想也随之慢慢的发生变化,表面上谁都不会承认,但是在心里却又不得不承认。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每个人的心中似乎都没有了一个确切的答案。

良久,秦若贤才缓缓道:“安邦定国,教化世人。”

说完这句话,秦若贤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目光也变得坚定起来。

聂轩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我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你我虽有师徒之名,但是却如儿戏一般,今日我有几句肺腑之言相劝,你听完之后若是认可,便要谨记一生,若是不认可,便当是一个屁,充耳不闻便罢,今日一别,师徒缘分便尽,适才赌局本就是意气之争,你也不用太过介怀,至于什么再不作诗这样的念头,想都不要想,诗词之道,虽然在圣贤之道面前属于小道,但确是陶冶情操,感悟世事的上佳手段,也是文学上不可缺少的事物。”

秦若贤目光闪动,脸上神色变得有些不自然。

“人活一世,必须坚定自己的目标,既然你选择了读书,想安邦定国,想教化世人,就需要知道,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古往今来,多少先贤都未能竞全功,所以必须不懈努力才能有所寸进。”

“你贵为宰相之子,将来也定会前途无量,大权在握,务必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做学问,立德行,如高山仰止,你若做得好表率,便会让无数的人因为你的好而变好,但若相反,便是罪人。”

“你若想效仿先贤,教化世人,就要记住:我辈读书之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步履维艰,但须前赴后继!”

“言尽于此,你归去吧!”

聂轩说完,一挥手,转身而立,此刻,他真的宛如一位德行高深的大儒一般,深不可测。

秦若贤听罢浑身颤抖,猛然跪倒,深深拜下。

“学生秦若贤,今生不敢忘恩师教诲!”

******************************************

秦若贤离去的时候,有些失魂落魄,也有些欣喜激动,还有些怅然若失,看得出来今日发生的这些事情,是他之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了他这近二十年的人生总和。

他需要好好的消化一番,才能涅槃重生。

但是谁都知道,在他的心里,已经完完全全的认可了聂轩这个老师。

其实不只是秦若贤,当时在场所有的人,心里都说不出的滋味,五味杂陈。

现在每个人看向聂轩的眼神都充满着敬畏,聂轩所说的话,对他们的冲击太强大了,一时间感到自己无比的渺小。

但这种感觉时间长了,会慢慢的减淡,毕竟聂轩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乡野书生。

横渠四句对读书人的杀伤力,堪比当初八百两银子对乔家庄的杀伤力,你说恐怖不恐怖?这四句话,可是能够让读书人立刻就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那是天下读书人的初心,宏愿!也是读书人的脊梁!

方原和聂轩坐在石桌两边,程怀杰和陆明等人人在他们周身素手而立。

“聂公子,适才你做出那首回文诗的时候老朽还想着收你作为亲传弟子,可是当你对秦若贤说出那番话之后,便是杀了老朽的头,也不敢这样想了。”方原捋着胡须,哈哈笑道:“论才能,著书释经,老朽或许要比你强,但是若论对先贤思想的继承,老朽或许根本就不如你!”

聂轩拱手道:“方前辈谬赞,晚辈实在是不敢当,我说所的那些话虽然是我心中所想,但却又不知是否正确,还有些惶恐呢!”

聂轩继续装,现在他对剽窃这些圣人语和文豪诗词什么的已经没有那么深的负罪感了,人就是这样,总是做羞愧的事情,时间长了,羞耻感就会一点点的变淡,最后全然消失,聂轩就正在经历这个过程。

他很享受这种装着逼还被敬仰的感觉。

“聂公子切勿妄自菲薄,你说的很多话,都可堪称警世之言。”方原正色道:“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山仰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话,句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