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选择  何为君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听懂了最后一句,眼睛一亮,急忙问道。

“郑和乘坐的是44丈长、18丈宽,也就是现在的146.67米长、50.94米宽的大号宝船。”

多,多少?!

阿君僵硬地转过头。

“那有什么,现在的轮渡哪个不比它大?”玖淡定道。

上百米长的大船他们要怎么建?!重点在于这里好吗?!

“郑和当年是举明朝皇室建造的,全国资源什么没有。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想怎么建船?”阿玖一摊手,无奈道。

“郑和下西洋的巨船是否真实还尚不确定。”秦老摇摇头。“阿玖,想想古华夏的航海史。”

玖想了想,很快找出这部分记忆。“春秋战国时期,是古华夏航海事业的形成时期,人们已累积了一些天文定向、地文定位、海洋气象等知识,初步形成了近海远航所需的技术和相关的知识,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海船逐步大型化以及掌握了驶风技术,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

“大型化的船对我们来说并不现实。”秦老道。“但是驶风技术我们到可以利用。”

“三国王震《南州异物志》对当时航行于南海水域的海船风帆驶风技术有所描述:“其四帆不正前向,皆驶邪移,相聚已取风吹,邪张相取风气”这段记载说明了当时中国南海航行者已拥有增减随宜的四帆帆船,掌握“邪张相取风气”的打偏驶风技术,并在印度洋上的航线,也是利用七帆帆船驶风而航行的。驶风技术就是利用洋流风向等海上航行。”阿玖默契的解释道。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