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0年,杨广即位年号大业,随即开始征用民夫百万修建大运河,同时征用民夫五十万修建大兴城。
李煦披着皮衣烤着火盆,读着从边城戏志强传来的消息。
杨广即位了啊,李煦心里默默的想到,没有想到时间真的是白驹过隙一晃而过,李煦逃到草原后已经三年了。
至从李煦灭了来进犯的契丹人,库莫奚部就名声大震,周围的小部落都纷纷跑过来投靠,都不用李煦去宣传了。
李煦此时在草原之上也是小有名声了,而且明部的名号也叫了出去,同时契丹人在没有来进犯。
这让李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也许有些地方李煦觉得自己想差了,毕竟现在的契丹可不是后来的契丹。
现在的契丹根据得到的情报,李煦才知道只是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而且三年选一个主事的人,所以契丹人被打疼后不来也情有可原。
不过李煦这三年可没有白白休养,明部落越发的壮大了,李煦可以自豪的说,自己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同时明组织也发展了很多人,戏志强知道李煦成立明部后,利用李煦留下的配方,在沈钱的配合下大赚特赚。
庞景豪最终还是被说服加入了明组织,这时候李煦才知道,原来庞景豪居然是为五姓七望的崔氏在干活。
李煦留下的烈酒配方和其他的配方,在崔氏这个庞然大物的配合下,在整个新朝都火了起来,银子是哗哗的进账。
只不过李煦没见到过,因为所有的钱财都用在了这三年的扩张上了,只不过被拿出来一小部分用来购买物资,以提供李煦明部所需。
至于边城里面,现在真的是很太平,前俩年新朝长孙晟提供突厥情报,新朝伺机而动,直接将突厥打的叫了爸爸,所以突厥现在很安分。
而且突厥也被分裂成了东突厥与西突厥,这样的军事行动直接将塞外给震的不轻,新朝的强大,让草原上的人们瑟瑟发抖。
李煦现在的明部有七万多人,青壮年大约有俩万多,实力很是强盛。李煦现在的地盘范围不小,但由于是半农牧半狩猎的生活方式,所以李煦的明部一直在迁徙。
而且明部里的汉人还是太少,虽然李煦已经命令戏志强尽量往过输送汉人,可是还是杯水车薪,明部的汉人缺口实在很大。
李煦这三年为了能让汉人过来,颁布了很多对汉人的优惠政策,比如说直接来明部定居的汉人直接分发牛羊,还管结婚等等。
同时李煦规定了明部的语言必须说汉语,而且所有的文字、礼仪、等一律仿照新朝的标准,李煦为此发明了三字经、百家姓。
规定明部所有人仿照百家姓上的姓名去取自己的名字,所以明部正在急速的汉化当中,同时李煦安排专人对幼年的小孩,进行文学教育,首学百家姓、三字经等。
戏志强从边城的明组织里调派了很多的人手来帮助李煦,李煦休养的政策下明部安居乐业,部落蒸蒸日上。
同时李煦还发明了九九乘法口决,让所有人必须学习,明部的部落人们苦不堪言,觉得这东西其实没用,可是李煦太过强硬,所以就施行了下去。
李煦还安排了走私贸易,沈钱通过庞景豪在新朝地区购买了大量的铁以及百炼钢刀,所有能用的着的物资,通过新进校尉曹洪的门路直接送到了明部。
李煦现在是志满意足,觉得明部已经可以进一步的壮大了,因为只有李煦的实力扩张了,李煦才会有安全感。
这一天天空阴沉,草原上的小草早已经枯黄,呜呜的冷风吹着明部的营地,李煦召集了所有能战的青壮,准备训话。
李煦为这一天也想了很久,因为李煦以前没怎么关注过蒙古人为什么能征服偌大的疆土,所以李煦最近拼命的搜肠刮肚想要回想起来,蒙古人的战斗方法。
最终李煦想起来一条,那就是蒙古骑兵在撤退或者败退的时候是时时刻刻的整齐有序,纪律严明,而且他们还能边撤退边放箭,就是回马箭。
所以李煦觉得这一招很好很强大,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李煦觉得有了这一招在手,基本上契丹人肯定顶不住,更何况他们现在还是一片散沙了。
所以李煦决定即日起安排明部的青壮们进行日以继夜的训练,直到全面掌握了这个技能,在秋天的时候直接去灭了契丹人。
李煦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然后大声的说道:“明部已经强大起来了,当年契丹人袭击我们的大仇也该是时候还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
“吼!吼!吼!准备好了。”
李煦摇着手指说道:“不!你们没有准备好。”
“虽然你们闲时务农战时为兵,可还是缺乏训练,以及纪律,所以从此刻起,我将亲自安排你们的训练,以及希望你们能达到我的训练要求。”
十六岁的李煦身高已经长到了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