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想加入了。
“这个不冲突呀!宣誓后,只是说你今后不能背叛墨门,但要是你对墨家思想不赞同,想退出,是不算背叛的,怎么样,我们墨家民主吧?”
朱宇见她打退堂鼓,再次解释道。
“小宇,我还是不加入了吧。”箫氏实在无法接受,对着一面旗子发誓。
最终,无论朱宇怎样哄骗解释,箫氏就是不肯发誓。
没办法,谁叫古人对誓言看得非常重,朱宇只得退了一步。
“夫人,要不这样吧,既然你不肯发誓,那就先成为预备弟子,以后宣誓了再成为正式弟子,怎么样?”
“预备弟子?”
“就是记名弟子。”
“好吧!”箫氏无奈的点了点头,主要还是朱宇说过,加入后并没什么限制和要求,这才是她答应的主要原因。
“太好了。”朱宇兴奋得差点跳起来,有一个,就会有两个,以及无数个。
毕竟墨家那套学说还是很吸引人的,只不过一直没有公开出去,若再加上他修改一下,其威力可想而知。
他之所以极力拉拢黄夫人,主要还是想让她间接影响黄秀才,那家伙可是学生同窗众多。
接下来的日子,朱宇要么就是提着火枪和虎哥他们上山打猎,要么就是窝在山洞里修改完善墨家总纲。
而墨老则是按照朱宇的吩咐,借打铁掩护,又收了五名少年做徒弟。
若不是经费有限,凭借着打铁和木工技术,没准将三个村的少年都能吸引过来。
至于箫氏,早就沉浸在朱宇给她的那些墨家典籍中,不能自拔,就差没废寝忘食了。
朱宇发现,黄夫人竟然对天文和数学,格外的感兴趣,所以给她带的大多都是天册、和数册。
就连丫鬟小兰,都整天抱着本书,看个没完没了。
至此,墨家已有正式弟子五人,朱宇、墨老、大黑、二黑、绣娘。
预备弟子七人,箫氏、丫鬟小兰、墨老的另外五位徒弟。
看着日益壮大的墨门,两任巨子,都是干劲十足,袖子撸得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