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侠归山林  唐门毒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酒足饭饱权谷主与唐玉清还有几个村名带着许多多,来到东面谷口,这里是天口中最高处,有一高两丈宽一丈五六的天然石洞。石洞旁两边有一里多凹陷的崖壁,在石壁上有人物画像石刻造像,有菩萨像,观音像,罗汉像,还有一般人的读书像,孝子像,官员下田造像,每座造像旁有诗词题字。

权谷主指着崖刻道:“这些画像石刻从北魏到大明万历都有,我先祖发现此天口就是被这石壁的画像,石刻所吸引的,许大侠你看这洞也是出这天口的通道有三四里长是天然形成的,你看这一尊望天图。旁边的诗词是不是李太白所写。抬头望青天,红日正当午,行舟回龙溪,突见莲花座。观音立水上,要上绝顶峰,需要神人助,恨不是飞鸟,来世比翼飞。”

唐玉清接道:“这分明是一首含情诗,这作者的题字只有一太白,大概就是唐代大诗人李太白,也许他与爱人来过此由感而写的。”

许多多虽对诗词不精通但也,读过很多名诗绝句,宋词,诗经。忙仔细看这首诗,再看那下的留字果有两小字太白,这难道真是李太白所写,这又是怎上来的他大不解。

权谷主道:“这还有一首明代李神医的诗词。”他指着一副大夫看病图,上有三行词:群山独立莲花山,一道虹桥架两山,仙草奇树边遍山宝,万物为药皆有毒飞龙直上九重天,盗得仙丹济世人,不求众生活百岁,只愿今世无病看。下写李问药,这李问药正是李时珍李神医的别号。

唐玉清道:“我唐门与权家都是医学世家,这李神医李问药一生爱药问病,治病成痴,一生成绩堪有过而无后续,是我们行医者的典模!”

许多多道:“我空有一身功夫但却对医道是少有研究有机会还得向两位前辈请教。”

权谷主道:“我权家对医术不是很精到但金针之术可天下却少有可比。”

唐玉清接道:“这点倒还不假,我当年看起你就是你一手金针刺穴已是无人能及,连我老父都夸你比北宋的唐妙手还厉害三分。”

权谷主道:“可我飞针却刺不到哪翼手龙的要穴我是一直不明白。许大侠徒手就点住了它的要穴,真是难解。”

唐玉清笑道:“你还真钻牛角尖了,你虽内力高施针也是高明可那怪鸟皮坚肉厚,穴位怎与人类一样,人家许兄弟是在它背上又是以掌力来的,加上他内力高你几成自然能点中。”

权谷主笑道:“应该是的,老了,老糊涂了!”两人依次给许多多讲解这壁画,石刻的故事,就引他穿洞出的天口。走了一会儿来到山东面,这是在观音山的大半山上,山洞前有一十几丈的平台下方就是四五百丈的回龙谷,这回龙谷离回龙河还有四百丈是在半山腰与铁背岭观音山形成一搭桥。

唐玉清指着悬崖上的两根钉入岩石上的绳子道:“这一根发着金色光的就是金蚕绳,那一根是藤绳,自是受不住风雨侵蚀已在我们这代就换了十几次了当年大西军还没过完就换了两次,但金蚕绳还毫发未损。凭许兄弟的功夫这两山之间应当来去自如!”

许多多忙道:“前辈抬爱了,这到对面山顶以墨家的御风诀是应当过的去的。”两人听了点头。

权谷主转向右面的石壁道:“你看这里有一行字不知是何年月留下的,大楷观音山的由来就是出自这里吧!

许多多转头一看石洞旁几丈石壁上刻有碗大的两行字,莲花座上观世间,天生四壁绝无路,上的九重似神仙。

权谷主道:“这右边就有下山的栈道残桩,我们老矣,这栈道是修不起了。”

唐玉清道:“岁月不留人啊,当年两个儿子和女儿都想把栈道修下山,可修到南面哪里山风吹的大家心发虚只得停下直到现在也没修筑完。这栈道有十一道湾从东绕到南再回转,不但可供人行走还能行马车,这是先祖开辟的还是古人就已说不清了。”许多多一看这栈道一直慢慢斜下伸向远方转头向南山全是光秃秃的石壁一凸出石块都无而离上方山顶还有几百丈,看见这山势实在是太险峻。他不知这观音山按现在的米计算也是一千多米高四周无路,更无攀爬之物依附故成一原始荒山。

许多多在两人的带领下在天口中四处看了看,天坑中的水深流经南面流到西而钻入地下的,四周还有雨水侵蚀的溶洞。这里的作物,庄稼也是按山下的季节给种,生活在这里的人要出山就是在东面依靠天绳坐竹筐在人的帮助下出去回来时约好时间在对面山顶发出响箭,这边人再拉竹筐人回来要不是就要用绳索吊着下山再爬上来,这样更费力气,故出去的人就不想回来这也包括权家人。

许多多见天色已到午后,就告辞说自己要运巨石回铁厂沟再到荣州,以后自来拜访。两老挽留并说这翼手龙的鸟窝在山顶要他善待这鸟中之王,他点头答应就跃身上的观音山山顶,两老对他的轻功是佩服不已几年后许多多携妻儿,唐拾亿,陈颖夫妇及两孩子来到观音山定居并修了一下山栈道,这山村人口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