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
三娘道:“你李大哥早就看出来了,你也不用害羞”
李晚澄的确从第一次见面就看出来了,只是她们母女流浪在外,乡心又是个小姑娘,改扮男装的确安全又方便,所以他一直也没有拆穿,不过与乡心相处时,他也避免了与她身体上的接触。
乡心自己选了一件粉色纱裙,三娘亲自给她梳了女儿家的发型,李晚澄贴心的给乡心买了两朵紫色的小绢花戴。
装扮一新的乡心,眉眼笑开,充满灵动,妥妥的一个小美人。
不过李晚澄只是夸赞两句,就换来了三娘的怒目而视,李晚澄心中暗笑,原来无论那里的母亲,都在防着女儿早恋。
三娘带着女儿一起上街,在各个小摊店铺流连,说着最平常的小事,却是乡心从未感受到的乐趣。
“这个怎么样,适不适合娘”
“乡心你看这个,这个颜色多艳,谁会买啊”
“这个太贵了,便宜一点吧”
“这家人多,一定很好吃,我们就在吃”
李晚澄在她们身后,默默的当搬运工和保镖,有时候还要当提款机,不过看到乡心从出来就没有收回去的灿烂笑容,想必她真的很开心。
等她们走的累了,便在茶棚坐下休息,休息时也不知是怎么了,三娘开始絮絮叨叨跟女儿谈起感情问题,告诉乡心,别轻易相信男人的甜言蜜语,就算喜欢一个人,也不要事事以他为中心,要理智,保持自我,不能无条件包容他的错误,不要为了感情模糊了自己心中的善恶。
李晚澄在心里给三娘点赞。
“还有,对于男人态度不能太好,你越对他好,他越蹬鼻子上脸,有一句话叫‘打是亲骂是爱’,说的很有道理……”
坐在邻座的李晚澄差点一口茶喷出,心想:三娘你教的都是什么啊。
之后她们去看了街头杂耍,去看了卖艺绝活,去听了曲儿,看了草台子戏,去下了馆子,买过街头小吃,李晚澄知道乡心喜欢书,特意带她来了书斋,乡心挑了几本喜欢的书,爱不释手。
之后买了酒菜糕点,带了被褥,租了一辆带车厢的牛车,出了县城,在郊外一片花海中,乡心与母亲拿着团扇扑蝶,在空旷的山丘上大喊。
三娘还在草地上翩翩起舞,那样优美灵动的舞姿,让乡心睁大了眼睛,羡慕非常。
“娘亲好美”
“乡心以后,一定比娘亲更美”
“在乡心心里,娘亲是最美的”
“小嘴真甜”
夕阳半坠,月影已现,三娘靠在树上,看着眼前最后的景象,心中最多的还是不舍。
“乡心”
三娘低声呼唤,却见女儿跪坐于地,低着头,双手紧紧抓着裙子,身体微微颤抖,似在忍耐着极大的痛苦。
三娘将乡心叫到身旁,握着她的手道:“乡心我儿,不要伤心,这是娘亲的宿命,也是娘亲之报应,是我愧对族人,愧对圣灵”
三娘停顿一下,还是不忍的道:“乡心你听好,我死后,将我身躯火化,火化之后,娘亲遗留之圣骨会带你找到归乡路途,还有,将我坟墓朝向北方,墓碑上不需要刻上名字……”
交代了身后事,三娘看着自己的孩子,好似要将他的模样深深刻在眼内,谁的孩子谁不疼,乡心从小跟着她颠沛流离,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她真心希望回到故乡的乡心,能够从此平安喜乐,不受尘世之苦。
“乡心我儿,娘亲……娘亲对不起你的父亲,也不奢求他之原谅,如果有朝一日,你与亲父相见,无论他是否愿意相认,是否愿意原谅我,你都不要怨他,这是娘亲造下的孽,九泉之下娘亲自当忏悔”
“娘”
最后乡心静静的依偎着自己的娘亲,在星空下,笑着诉说他不曾说出口的未来愿想,直到身边的亲人,躯体逐渐冰冷。
“等娘亲与乡心回到故乡,父亲也原谅了娘亲,咱们一家三口,选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乡心可以帮娘亲纺线,可以下田帮父亲种地,李大哥可以做我们的邻居,大家可以像亲人一样聚在一起欢笑……我们家里也不需要有多富裕,只要一家三口在一起,就算布衣草鞋,吃糠咽菜,乡心也……也甜在心里……”
这一夜,是乡心亲自拾柴,亲自搬运母亲遗体,亲自点火,全程李晚澄只是远远的看着,亲人的离世,对重感情的人是最大的打击,这种想亲自送亲人一程的行为,李晚澄也最有体会。
所以他不曾插手,也不曾去说一句安慰的话,因为千言万语,只会提醒你,你最重视的人,不在了,永远回不来了。
大火烧了很久,光亮照耀了黑暗,乡心站在火前,身前是光,身后是黑暗,她却宁愿面对黑暗,也不想要这痛苦的光明。
“娘亲”
乡心在火燃尽以后,跪在地上,用手轻轻拾起一块拇指大小的通透骨头,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