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8章 科技人员表彰大会  钢铁城市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号加热炉取向硅钢严重烧损的问题,一次修炉周期板坯加热量5000吨提升为7000吨,创造经济效益达402万元。并且此专利技术出口至东瀛,开创我司专利出口先例。”

这样写文,就没必要采访当事人赵青山了。

或许是因为传统的新闻报道文风代入感较差,故而有了这次对赵青山的采访。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篇幅,陈述赵工你的内心想法。”小白握笔持本,又道:“我做过调查,从你们这个自研涂料开题到专利出口,一共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你们课题组以3万元的研究经费创造了四百多万元的效益,并实现了专利首次出口,意义重大!那么赵工,你现在的感想是怎样的?”

“白小姐,请允许我先讲述一个真实故事。”赵青山面色凝重的说。

小白喝了口牛奶,做了个请的手势:“那你讲吧,我听着呢。”

“我在首都读书时,认识了兄弟钢厂的一位科技工作者,他数十年如一日在科技攻坚岗位上刻苦钻研,发明、改善了复吹转炉深脱磷、转炉溅渣护炉、炉外精炼等多项重要的工艺技术,累计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人民币,可谓是国家功臣。”

“我司二炼钢的三座转炉所使用的深脱磷技术,其工艺技术专利发明者就是这人。仅此一项专利技术,每年可为二炼钢节约800多万的开支。我亲眼所见,这人的棉袄上补丁叠补丁,并不是因为他节俭,而是真的穷。哎,他得了癌症,去年走了。”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赵青山讲起来特别真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