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进城  我在古代直播的那些日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云成他们跟其他组团的人坐在一处,城外的空地上,离得远的漫山遍野,这里集结了将近二十万的流民。

呆在外面半个月里,慢慢来到城门处的人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救济可以照出人影的稀粥到了后面不再施粥。

而是开始陆陆续续的招工,也有大量的人插草标自卖自身,或者典儿卖女的。

各种略人趁此机会买卖人口,虽然大宣一直有严厉的律法规定,“诸略人、略卖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然而碰到这种大规模的流民情况,地方官员并没能有足够的手段遏制,甚至还会被打算卖自家人的人群起而攻之。

这时候余启灿攻入长安烧杀抢掠的消息早已传遍各个道和乡里。

传闻皇帝曾经宠爱的梅妃都被杀死在宫内,也不知是皇帝逃走时匆忙没带上梅妃,还是梅妃不愿远离,也不知为何宫内妃嫔婢女侍人到处逃亡,她为何一直呆在宫内。

不过哪怕被皇帝带出宫,一路的艰难险苦也让部分妃子王子公主丧命途中。

而开始上年纪的昭平帝也被折磨的越大苍老,精气神似乎都开始丧失掉了。

李云成坐在光秃秃的土地上,跟直播间里的网友们正看着不远处一个男人在买卖妻女。

几个人手拿各种刀具,围着二十几个他们买到的人,一个矮个干瘦男子正在跟那个男人讨价还价。

无人机将两人说的话完全收进直播间,所有人都能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男人要卖掉两个女儿和自己的妻子,打算换十斗米,有网友查说是一斗差不多12.5斤,也就是三个大活人换125斤米,而且还是陈米。

略人不同意,非要6斗,两方扯皮到最后斗成交,也就是100斤陈米。

男人的妻女抓着男人不愿意,也被推搡着带走了,男人一脸笑的领到粮食带着儿子去一边煮饭去了。

要知道,无人机各处都飞过,李云成已经知道了现在的物价水平了。

在叛乱发生之前,物价是13文左右一斗米,长安也才20文一斗米。

现在已经变成30文一斗米了,一匹绢也由470文变成了3500文。

1000文等于一两银子,一匹劣马已经涨到了35两银子的地步。

抛家舍业为了活命逃离曾经繁华的长安,现在落到了买卖家小换取一袋活命的粮食。

也有很多人拿身上所带积蓄跟过往商人换取米粮的,不过如此高的物价不要多长时间就能把人耗空。

冯展也是一次只买十斤粮吃几天,并不敢买多,更不敢去买人做仆役。

他们同行的有一家买了十个人当仆役,也当护卫来用,谁知在晚上好多人都熟睡的情况下,他们把主家给杀了掠夺了主家财物就逃跑了。

这种情况也没人为他们报仇,甚至报官都做不到,乱世里为了活命,人人都开始穷凶极恶了起来。

在事态越来越不可收拾,隐隐有流民开始冲击城门的情况下,一纸布告张贴了出来,还有很多士兵敲锣打鼓的出来解说,他们在城外人群里游走着大声说着布告的内容。

蜀郡太守为了大家都能活下去,决定在流民里征兵,只要当兵就立马发粮,还管家人安置。

虽然说是安置也只是在城内居住在贫民区,可这对已经快活不下去流民们简直是及时雨。

选取年龄在十六到六十的都要,若是贵人或者其他有身份有钱财的也可以用钱购买入城资格。

不论是婴儿还是成人,一概一人100两银子。

这项举措一出首先就是身边还有仆从的人家开始卖仆从了,毕竟100两在进城后完全可以重新买很多仆人了。

李皎拉着李云成的手跟在周秋莹身边,冯展持刀带着众人往城门赶去。

等快排到他们时就听到前面收钱的官兵说进城不认银票,只认金银,也可拿贵重物品来抵。

有装银两的箱子,有记账的文书,还有城内典当铺的掌柜。

100两银子一个人,一路走来很少有人身上还有这么多的现银了,这是很明显的要空手套白狼,要从这些有钱的人身上掏出他们贵重的物事,还会严格压价。

“石砚一个,做价15两,还有其余物品吗?”

“这是上好的青花端砚,我买的时候花了100两才买到的,不说1000两,起码这方砚台能够我们全家了吧!”

“还有吗,没有就拿上砚台回去,下一个。”

男人气的拿着砚台看了看家人最终还是又心痛难当的拿出了几杆毛笔,还有一路携带的众多孤本。

凑够一家人的“门票后”,男人眼见一副快要晕厥的样子,被家人搀扶着进了城。

李云成抱着周秋莹的一个小包袱,把手伸在里面放进去了几十串七彩琉璃首饰,都是手串,戒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