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师,你在里面么?”一个温和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叶芯怡小跑着走了过去,打开门,“你来了啊,还真准时。”
李念茹好奇地朝门口看去,就看到一个穿着墨青色长袍,头上挽着发髻的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看起来年纪不大,微仰着头,神色静宁而安详,嘴角弯成微笑的弧度,肤色白皙,清秀的五官中带着一抹俊俏,帅气中又带着一抹温柔,身材笔挺而修长,使得那件看起来有点“怪”的墨青色长袍,穿在他身上竟显得十分的得体,好像他原本就该是这个样子。
更让人没法无法忽略的是他的一双眼睛,深邃而明亮,仿佛可以望穿前世今生,却又透着一丝丝的清冷。
这个世间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奇特的男子?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好复杂,像是把所有完美的特点,都揉在了一块,柔情绰态,又俊秀空灵,而且,而且,还一点都不娘。
李念茹觉得自己心里有一根弦,只看了他一眼,就被轻轻拨动了。
“叶老师,这位是柳教授吧?”看着这个男子,李念茹隐隐想到了一个人,不过还是朝着叶芯怡问了一声。
“是呀,他就是国画书法系的柳菁柳大教授,也是我准备给你找的搭档。”叶芯怡指着身边柳菁,介绍道。
“柳教授,你好,我叫李念茹,请多关照。”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柳菁,李念茹倒是显得落落大方,起身走过来,伸出了自己的手。
柳菁轻轻握了一下李念茹柔软嫩白的手,微笑着说,“你别听叶老师乱说,什么大教授。叫我柳老师,或者柳菁就好。”
然后又一脸疑惑看着叶芯怡问,“搭档?什么搭档?在这之前可没听你提起过。”
叶芯怡于是把李念茹遇到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
柳菁听了,不由微微苦笑着说,“这个上台表演,我可从来没有试过,怕是不大适合吧?”
叶芯怡轻呵呵笑着,“你怕啥,就当是上课,不过就是听课的人多了些嘛。”
“这……”
“好了,别这呀,那呀的。时间紧迫,我先和念茹演奏一遍,你在下面听着。念茹,来,我们走。”叶芯怡也不给柳菁犹豫的机会,从乐架,拿过了一把琵琶,就坐在了古筝的旁边。
“叶老师,这个,真的可以吗?”李念茹也在古筝前坐好,但还是有点不大确定,轻轻地低声问了一句。虽然好像是听人提起过,这柳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自己要的搭档,可不仅要擅于琵琶弹奏,而且对古筝的乐理也要一定的了解。
“放心,绝对没问题的,柳老师的音律造诣,还在我之上,我是见识过的。我们开始吧。”叶芯怡很有信心的说道。
柳菁看见这个模样,应该是没法拒绝了,摇了摇头,也只好在一旁瞧着。
“柳教授,我在晚会上要弹奏奏的是《春江花月夜》,你,你听过吧?”李念茹抬头还是不放心,想问柳菁有没有接触过这个曲目。
“不是特别熟悉。你们可以先弹一遍给我听听。”唐诗《春江花月夜》自己听过,但是什么时候被谱成了曲子,还真的不了解,柳菁于是委婉的回答道。
“那要不,我先放给你听听。”李念茹看了一眼叶芯怡,征求她的意见。
“这样也好。”叶芯怡点了点头。
“你稍等。”李念茹从自己的手机里面找到了曲目,点了下播放,就听到清脆的弦音响起,开始撩拨着排练室里宁静的空气。
柳菁很认真的听着,尽量不漏掉每一个音节,他认真的样子,就如一株在月色中凝听清风的柳树。
当手机里面的乐曲声停下来之后,叶芯怡和李念茹待再合奏了一遍,然后都抬头看着柳菁。
柳菁微笑着点了点头,走了过去,说自己可以试试。
接过琵琶,柳菁左手按弦,右指轻勾,“琤唥”声响,然后一旁的李念茹跟着拨动琴弦,“叮咚”相鸣。
乐曲于是正式开始,柳菁用他修长的手指,灵活翘动,轻挑琵琶,就像远处江上传来隐约的鼓声;而李念茹则用古筝奏出轻微的波音,描绘出一幅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水涟的景色。
随后又见柳菁在琵琶上弹、挑、推、挽、拖,进、退、挽,绰、注,奏出一串由慢渐快,顿挫有力的曲调,反复式递升渐降,恰似渔舟破水、江澜拍案、波涛飞溅;而李念茹的古筝,划奏抡音如流水,速度由慢而快,由弱至强,旋律紧凑有力,激动人心。
曲子优美长远,却哀而不伤,怨而不乱,两人的配合得可谓是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太好了!简直是如闻天籁啊!”一曲终了,余韵绕绕,叶芯怡不由得激动得鼓起了掌,感觉比自己刚才的弹奏,还要融合许多。
“柳老师,你真的是第一次弹这首曲子吗?”李念茹有点不大敢相信地转头看着柳菁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