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却解释道:“这些天,确实麻烦月神殿的诸位弟子们了。晚辈答应,只要她们为我忙一天,我便提供月神殿的伙食一天。您看如何?”
“那也不行!”茹仙的态度十分坚定。
“前辈,月光塔年久失修,你是不是需要重新盖一座塔?”
茹仙的眉头微动,问道:“你想捐赠我造塔?”
周启在心中暗骂这女人贪心,一座塔要多少银子,他还没算过,但一定要很多银子。亏她想得出,还捐钱造塔,当他冤大头吗?
他不动声色地道:“晚辈可没有那么多的银子,不过我可以为你设计一座塔,保证你让你满意。”
茹仙来了兴趣,问道:“殿下还有这本事?”
“那您同不同意?只要您同意让月神殿的弟子们继续帮我做活动,我便给你设计一座这世上最漂亮的塔。”周启自信满满地道。
茹仙且不管活动和设计是什么意思,也能体会到其含义,说道:“你先画出个大概,我看一看。”
“那就取纸笔来,我这就给你画。”
在周启的脑袋中,装着前世的整个世界,随手拿出一个塔的设计,简直手到擒来。
其实,送给茹仙一座塔的设计,来换女弟子们做活动,说起来太吃亏了。
但其实,周启并不是这么算的,他来明月国之后,所碰见的事和人,都很令他失望,西林更加不分青红皂白地要将他压入大牢。
茹仙在最后时刻帮助了他,不管茹仙是不是真心帮他,又或者怀着别的目的,总归他欠了茹仙一个大的人情。
而周启不是矫情的人,他不想直接以谢礼相送,所以采用这个方式更加符合他的性格。
既然是还人情,绝不应付,他在心中思索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采用觉得崇圣寺的千寻塔。
崇圣寺千寻塔建在大理属南诏国,建于唐代中晚期。
千寻塔是砖结构密檐塔,檐数十六层,高五十米,是密檐塔中檐数最多者,也是比例最为细高者。
塔的造型底层特高,上有多重密檐,全塔中部微凸,上部收分缓和,整体如梭,檐端连成极为柔和的弧线。
但千寻塔各层塔檐中部微向下凹,角部微翘。
塔底层东为塔门,西开一窗,以上各层依南北、东西方向交错设置券洞和券龛。
在千寻塔的西面,南北对称有两座角平面砖砌密檐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均约四十米,是后来宋代又建的。
三塔峙立,极富美感。
千寻塔的资料全部都在周启的脑中闪现出来。
不一会,涟源将笔墨纸砚拿了进来。
在大平国中笔墨纸砚即便是普通人家也买得起,但在明月国中,笔墨纸砚相当昂贵,也只有权贵人家才能买得起。
但像月神殿能买得起,就不足为怪了。
涟源准备好了桌子,将几个烛台搬过来,让周启能够看得清楚一些。
虽然不知道周启要画什么,但在她心中,能够用宣纸画画写字的人,都是大才子。
“涟源姑娘,研磨!”周启吩咐道。
涟源本来就是侍奉丫头,也没觉得低了身份,还很乐意的去为周启研磨。
一旁,茹仙静静站着观看。
却见周启好一会都不动笔,只是在闭着眼睛,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茹仙也不着急,她也精通书画,每次要画一幅画,都会琢磨半天,一边画,一边还在细细琢磨。
周启所谓的设计,那可是在设计一座塔,不可能一蹴而就。
终于,周启睁开了眼,拿起毛笔,在熟宣上画起来。
因为是设计稿,需要用到大量的直线,茹仙画的直线,细看之下不会有那样直。
但周启画出的直线,真的是绝对的直线,这令茹仙心中不得不佩服。
周启的手飞快的画着,没有丝毫停顿,这仿佛不是在画画,而是儿戏一般。
但就是这样的速度,却能将图画的十分精确。
两炷香的时间,周启就将千寻塔的三座塔完整画了出来。还在塔后画了一些树木,这种布置之下,将千寻塔衬托的更富美感。
然后开始着色,千寻塔的塔身是白色的,周启画出了阴影部分,又为后面的树木着色。
整整用了三炷香的时间,千寻塔已经跃然纸上。
因为周启用的是西画派技法,采用的透视法的画法,这让千寻塔更加显得真实的展现出来。
涟源和茹仙当然都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画法,这画出来就像真的画面,而不似一幅画。
涟源一直在惊奇的张着嘴巴,直到周启画完,她才敢出声。
“殿下果然是个大才子,能画的这么像,而且还这么美的塔。这是殿下自己想象出来的吗?”
听到涟源的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