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不打自招  惊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是人性本善的支持者,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究竟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周启的脑袋中装着整个图书馆,在书中,在历史上,在故事中,很少会虚伪的赞扬人性本善,往往都是在剖析人性丑陋的一面。

人性真的如此丑陋吗?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同样在读着圣贤书,圣贤书上在劝人向善。

而大多数人能够做到伪善的一面,真善的人,太少。

周启还是愿意去相信道德经,天道无情。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除了寥寥几人,好像全世界都不愿意接纳他。

在大平国是如此,在明月国也是如此。

但人要活着,总要带着希望,没有了希望,人跟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他有着改变世界的知识,也有着改变世界的愿望。

周启看着远方的仿佛没有尽头的道路,路总归是要走下去的,无论如何崎岖,人都会走下去。

人生就是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都要尝尽。

只是周启的甜还没有来到。

一行人继续赶往鸿都,在那里,周启不知道会有什么等着他。

鸿都城外的官道之上,临时搭建了一座棚子,棚外,有十几个身着白纱的少女持剑而立,表情肃穆。

棚中,有一紫纱女子端坐在凳子上,闭目不语。

紫纱女子,身姿曼妙,有着绝色容颜,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华。

虽然棚外的少女们,也都有着美丽的容颜,但这紫纱在这群女子之中,就如同鹤立鸡群,瞬间将所有人都比下去。

紫纱女子微微睁开了眼睛,在这双眼中,不包含任何的感情,干净的如同一池清水。

仿佛,这个世界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迹,就如同降临尘世间的女神,令人升起不敢有丝毫的亵渎之心。

一名少女跪在她面前禀报道:“国师,前方有一队骑兵,从轻车城而来。”

“叫领头人过来问话。”

这紫纱女子正是茹仙,西林女王召见她,命她将周启捉拿。

周启本来就是奔着鸿都而来的,其实本没有必要在城外捉拿。

但西林的意思是,先将周启拿下入狱,以避免周启和祖依接触。

此次周启闯的祸,有些超乎茹仙的预料,先不说几个死去的官员是否是他所为,单单杀害一百多守兵这条罪,换做明月国其他人,必定会治他一个死罪。

明月国二十年前参与了大平国和大月国的战争,牺牲了国内一半的兵力。

如今,兵源还是奇缺,甚至很多女性都在从军,以弥补兵源的不足。

杀害了一百多守兵,放眼全国,也是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

如今,整个明月国的兵力,也只是五万多兵力。

而大月国经过休养生息,有整整十万兵力,一直对明月国虎视眈眈。

而且,西域其他诸国,也都受大月国挑唆,对明月国没有好感。

所以,保存足够的兵力,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一直是西林最为在意的事情。

在明月国,没有人敢杀军人。

周启这件事令西林颇为震怒,比杀官员还要令她气愤。

不一会,千夫长由女弟子引着前来参见茹仙,那一百骑兵留在远处等待。

那千夫长见到了茹仙,不敢直视她的目光,便跪拜在她的面前,神情紧张。

“轻车城守军千夫长尤怀,参见国师。”

在明月国中,西林代表最高的权威,而茹仙则代表人们心中的信仰。

见到茹仙,就如同凡人见到神一般。

茹仙是在三国之战后,西林继任女王之时,坐上的国师之位,也是在那个时候,她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那时候的茹仙,被惊为天人。

二十年过去了,茹仙没有一点变化,还是如同当初的模样。

时间好像忘记了她,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迹。

而这也让人们的信仰更加坚实,使得茹仙更加的神秘莫测。

茹仙轻启朱唇,问道:“沙拔死了?”

尤怀赶忙回答:“沙拔大人带领一百骑兵,押送大平国二皇子前来鸿都。路途中,沙拔大人说要借给他们几匹马,加快脚程。谁知沙拔大人刚刚接近他们的马车,便倒地身亡,具属下观察,沙拔大人有中毒的迹象。”

沙拔之死,早在茹仙的预料之中,也没有引起她的意外。

“看来你对沙拔的死因十分的清楚,那你可知道凶手是谁?”

尤怀的眼睛眨了几下,回道:“沙拔大人是在接近二皇子殿下之时身亡的,因此属下推断,凶手极有可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