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逼近南京城  明末夺天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时间朝臣开始与刘元宝母亲一家靠拢。

转眼间到了冬,华夏军的海军与郑芝龙的水师对上了,初一交战,双方打了个平手,华夏军这边船少,先行撤退了。

郑氏先锋船队穷追不舍,追到了崇明岛附近,被炮台击退,反被华夏军海军反击,损失不少。

然而郑氏在最近的十多年,横行大明海域,未尝一败,在汇合主力之后,便朝着崇明岛前去。

这一次,华夏海军全部出动,就连五艘钢铁战舰也编入舰队,参加与郑氏的决战。

十一月间,双方在崇明岛附近的海域交战。

一开始华夏军落入下风,郑氏靠着船多,进行狼群战术,各种型战舰不要钱一般,进行自焚战术。

这导致华夏军前排的海军损失不少。

眼看战局不利,海军统帅一商议,果断投入五艘钢铁战舰。

这些战舰实行的巨舰大炮主义,一个冲锋就冲破了前方的封锁线,一路上阻挡它的船只都被撞沉。

郑氏的船只速度比不上,很快就被钢铁战舰突破到了中军。

此刻,郑氏船队阵型大乱,几名将领转移到后方,率领参与船队逃跑了。

此战有上千艘战船交战,郑氏损失大半。

不过,郑芝龙手中的船队以及资源足够他继续组建船队北上,除非刘元昭可以在一年内灭了大明,直接冲进福建杀了郑芝龙。

不过钢铁战舰大获成功,这让刘元昭更加愿意投入资源发展。

崇明岛海战的失败,让扬州更加惊慌,马士英是连发求援信给南京城。

此时的南京城里,那是乱成了一锅粥,要不是马士英的求援信,以及崇明岛海战失败的消息传来,朝廷里,大部分官员还在和崇祯怄气。

面对来势汹汹的华夏军,崇祯只能问计杨嗣昌,杨嗣昌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训练军队,打造军备之类的了。

面对朝廷久久不来的援军,高杰等人认为朝廷已经抛弃了他们。

他私下跟马士英商议,必须找个机会,返回南京去,这个时候,长江以北最多到了明年春耕之后,华夏军一定会发起进攻。

马士英便问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有什么好办法?

高杰笑道:“总督,末将倒是有一个好法子,不如我们派人送信给对面的华夏军,透露扬州的情况。

这便表示扬州防务出现了问题,而我们又在扬州宣传华夏军即将大举进攻的消息,并且吓唬士绅们。

士绅们一逃亡,那些百姓也会盲从,到时候动静很大,华夏军一定会来攻打扬州。

到时候城内大军出战,肯定会战败,总督就有条件返回南京了。”

马士英听了这个主意,立马就让高杰去办。

先是给华夏军送去了告密信,驻扎在邵伯镇的一个步兵营和一个战车营不为所动。

反而是城内的士绅得知华夏军会从海上大举进攻的时候,吓得直接带着家人就往南边跑,这也让不少富裕一点的百姓跟着跑。

扬州大动作,引起了邵伯镇华夏军的注意力,两个智慧立刻明白,之前的告密信的是真的,当即就留下少部分兵力,大部队立刻南下,进攻扬州。

马士英得知华夏军来攻,心中大喜,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校

他立刻道:“城外不过是五千敌军,我军两万多骑兵岂能龟缩城里?全军出动,击溃外面的敌军!”

黄得功急道:“总督,外面的敌军用车阵的话,我军骑兵打不赢的,还请总督三思!”

马士英大怒道:“黄总督,你这是胆怕事了吗!要是害怕的话,你就可以脱下官服,装作百姓逃跑吧。”

黄得功大怒:“总督,末将这就领兵出城拼杀,只需要三千人,还行总督领兵死守扬州!”

马士英急得要死,怒道:“本督行事,还不需要你来指手画脚,全军出动,违令者斩!”

黄得功还不知道马士英等饶计策,为了能让此战不败,他率领本部家丁冲锋在前,为大军杀出一条血路,靠近华夏军。

随后双方爆发了大战。

然而马士英等人只想逃跑,奋力厮杀的只有黄得功一人,最后,黄得功被高杰射了暗箭,被华夏军乱刀砍死,明军大败。

马士英,高杰,左良玉等人趁乱乘船,回到了南京城去了。

回道南京城的马士英立刻就把扬州战败的责任推到了已死的黄得功身上,有高杰,左良玉等人指证,此事草草揭过。

此时,崇祯正在为组建新军需要的银钱而烦恼,因为他没有满足南派的政治需求,并且还蛮力打压,导致南方士绅不予配合。

而杨嗣昌居中调和,希望南方的士绅可以放弃成见,通力合作,并且他们用华夏那边的政策吓唬南方士绅,以此来达到目的。

当然,南方士绅也害怕华夏打进南方,到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