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也算吃遍看遍,这一廊一道,同是行商要道出身,互不相让也很好理解了。
少年侠客钻进其中一家,叫上一碗搓鱼子,虽不太地道,可在口味上毕竟更贴近北樊廊当地,食客络绎不绝,少年侠客偏好细嚼慢咽,他一碗下肚,合桌的食客已改了三波。
他出门又见对街有买黄泥包的烧鸡,看店家是位颇貌美的妇人,少年侠客情难自禁地夸赞了几句,再瞧着她敲散黄泥块,拨开熟烂的旧荷叶,换一片鲜荷叶再包起来,用马莲结绳在外绕上几匝,便宜少年侠客提回住处。许是这么一位面容清秀的食客太会讨人欢心了,貌美妇人又拿油纸来包了几块酥皮小饼,塞在少年手里,让他夜里尝尝。
十四道的往来过客远多过当地人,此地寸土寸金,很多茶馆、酒楼也兼作客栈之用。少年侠客择的是十四道临河的一家客栈,视野开阔,开窗便是河道。据说这是一条完全劳人力挖出来的河,由大通镖局总镖头李闯的祖上和十四道几位鸿商富贾联合出资。一说北樊廊地势的缘故,不是所有镖物都能走陆路,所以才出此计策,另一说是经高人指点过,须有一条河由南向北贯通北樊廊,遵襄授意,十四道一众不过是出出血而已。
少年侠客给客栈里的小二多包了些赏钱,让对方打盆热水送进房里。那小二看样子和少年侠客年纪差不了多少,手脚很是麻利,没一阵铜盆就放在桌上,铜盆里的水还热气腾腾的。少年侠客奔走了一日,简单擦洗一番,换了身衣衫。
客栈小二再来端铜盆时,不仅咂舌称奇,这哪里还是刚才进门时那个肤黑寡言的少年?小二低头看看铜盆里的黑水,敢情面上黑都是涂出来的?十六七岁,虽说在样貌上和及冠男子还有些差距,但也已经比这小二见过的少年人都稳重些,进门后笑晏晏同小二聊几句,说得他都甘愿抛开客栈去做这少年侠客的亲随。
少年侠客走南闯北,起初历练的就是这些,后来忽然看开了,自然不输人情。
夜渐渐深了,床板又硬又冷,一轮月透过窗纸。
烧鸡拆脱得只剩一副骨架,酥皮小饼还余下两块,两样吃食俱码放在桌边,少年侠客仰面躺在床塌上,嘴里哼着两年前学来的一段小曲儿: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余音婉转,出自他乡异客口中别一番蕴意。
不知几更天,少年侠客才沉沉睡去,梦里皆是铁索牵动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