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一四章 却敌  洛阳春风客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离临安不远。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出生在一艘疾行的渡船。

这大概也注定了他这些年的风雨飘摇,他兀自这样想。

“更北边的辽国。”歌女低着头,像是听候着陆游的发落。陆游只在书看到过辽这个国度,因为他出生时,正赶辽被金人所灭。他本来想告诉她,天下已经不再有辽国,可是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他甚至还想到,今后自己的子女流落他乡,被金人或者其他的外族人嘲笑,嘲笑他们汉人的外貌口音,嘲笑他们深棕色的瞳仁。

“公子可还想听什么曲子?”歌女提问得很适时,因为陆游马就要想到徽钦二帝和后妃宫女的凄惨下场,他每次想到金人用的公羊刑都会干呕。

但是他思前想后又说不出自己要听什么曲子,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在这时,歌女已经弹出了第一个音。

唱完片时,陆游的心下沉,他像是回到了沈氏的小园里,一个人,孤独的。

墙写着潦草的字迹,每个字都像是他血管里流淌出的。

在雨快停下的时候,歌女唱完了。

陆游迟疑了片刻,还是问道:“这首歌叫什么?”

“叫《撷芳词》。”

陆游松了口气:“是,的确是《撷芳词》。”

“不过我更喜欢它现在的名字:钗头凤。”

陆游沉默。他本不该问的,因为他知道得清清楚楚,歌女唱的每个字,都是他无意中在沈园墙填下的。

那也是一个春天,游园时偶遇,唐琬托人送来了点心和酒。

他不说话,也说不出话,只是静静写下了满墙的心里话。

而因为这一鲁莽之举,他得了才子之名,被无数的少女认作深情,也活生生害死了唐琬。

思念不论过了多久,一经重提,都会像窗外的杏花雨一样,绵长,寒冷,伤人魂魄。

一阵东风疾,烛台熄了一盏,但陆游并未注意到光亮的些微缺失,他是由两鬓发丝的飘动与脖颈发凉判断出风吹过的,与这个判断一同出现的还有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他模模糊糊认出那是酒意。

陆游试图清醒,他踱了几步,却阴差阳错地离歌女近了几步。

他说不出是巧合,还是潜意识里他就有靠近她的感觉。

歌女的脸很白,头发绾了个结,簪了两根金钗,睫毛很长,这让他很好奇她面纱下的样子。

他突然闻到了歌女身的香味。

陆游的心里涌一股原始的冲动,那是古老传说里关于伏羲女娲的蛮荒描述中夹带的神秘与好奇,是混沌的,朦胧的,难以启齿的。

这种冲动也是这个时代的女人唯一击败男性的可能所在。

尽管还有很多的男人因为刀片、岁月抑或权力的处理,已经失去了这一弱点。

陆游仍有这个弱点。

但他什么举动也没有,这也意味着他用第四种方式控制了自己的弱点。

这给他带来了道德的制高感,但是只有他自己明白,这高尚之中还掺杂着脆弱的情绪,怯懦、愧疚、相思,纠缠不休。

他甚至还一度以为,唐琬没有离世,眼前的歌女就是魂牵梦萦的人,在唐琬面前,他不会有邪念,不可能做出亵渎之事。

可酒意随着风的停歇也立刻消散了,他明白面前的人并非他的表妹。

唐琬的皮肤更白,而歌女的鼻梁更挺。如果要陆游继续说下去,他能说出一千个不同,这些不同点甚至能精细到眉毛的长度,盘头发的圈数。

世间只有一个唐琬。

世间已不再有唐琬。

一弹指已是六十刹那,而陆游在一刹那间就已想通了这一切。

他已打算离开。

他已经逃避了太久,国家的畏缩,人性的丑恶,爱的离逝。

他还是决定面对这一切。

在下楼梯时,歌女拥抱了他。

怀抱对女性而言是不可轻许的,如果一个姑娘拥抱了你,那是她对你发自内心最好的肯定。

陆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热烈地回应了她,大大方方地拍了拍歌女的背。

走出楼外楼时,他发现雨已经停了,路面已有了干湿的分界。

雨刚刚停下,天刚刚要亮,初春,这是江南最冷的时刻。

冷风一催,才走出十步的陆游发觉自己全身的毛孔突然收缩,他摇摇晃晃,跌倒在一个浅水洼里,开始呕吐,把昨夜的饭菜倾倒出来不算,又开始吐胃里的苦水。

他忽然觉得舒服了很多,苦恼的、追悔的、不忍的、沉重的,都随着浮的酒意残褪。

支撑身体的手一软,他就像条被马车轧过的野狗一样,横在了路边。

远处的乌云也隐没了,阳光在这种情形下又将显得无私,因为人们会觉得不止汉唐的天空透明湛蓝,太阳也会照耀着这个偏安江左的王朝。

这条街的积水很快会干,很快会有贵公子和俏佳人散步或者出游,会有猪肉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