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隔空冷战  月待圆时花正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距离不仅是个空间的概念,也是个时间的概念。地域的距离,使得两地的风土人情截然不同。心灵的距离,则会让两人如同四维时空里不同朝代的两条无关的直线,看见却无法真正遇见。高恒清此刻还不能理解这个道理,不过时间和空间会让他明白。

桂花岛上尚是一片秋意,北国这座都市早已是隆冬景象。还没下过大雪,但小雪早已下了好几场。宽阔的马路两边堆满了积雪,灰黑难看,马路上一片泥泞,车辆开过不时溅起的泥点让路边的行人躲闪不及。人们早就习惯了这份冬天出门必有的狼狈,男女老少都穿着黑色的羽绒服和蓝色的牛仔裤,算是应对这泥浆飞溅的无奈的选择,只是在昏暗的路灯下几乎看不清前方的人影。行道树的叶子早已落尽,只剩光秃秃的枝桠上积着些白雪。满目的萧索冬意下,大楼上、店招上炫丽的霓虹灯亮满了整个城市的大小角落,焕发出异样的生机。

还只是刚过下班时间不久,大街上的行人和车辆已经少了下来。反倒是霓虹灯下大大小小的、各种档次的饭店餐厅、歌厅剧场和洗浴中心一片喧嚣,宾朋满座,与户外的寒冷格格不入,一片热闹景象。到处热气蒸腾,屋里的人们就像是笼屉里蒸的包子,挤做一堆等着不知道谁来下口。

这便是这座北国都市的冬日风情。高恒清虽然不是本地人,但在这里已经工作生活了好几年,他早已习惯并适应了这个城市的一切。他一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到哪座山唱哪个曲,到哪里都能自得其乐,这些自然不在话下。虽说顺阳的一切都和江南迥异,但无论在他自己还是旁边人眼中看来,孤身一人舍家撇业在顺阳倒也并没有给他造成什么困扰,反倒带给他不少新鲜和自由。可以说,他已经融入这个城市,并且发自内心地适应和喜欢这里的一切。也正因如此,即使老婆大人或直接或暗示或严肃或玩笑地催过闹过他好几次,让他回到申江市,每次他都没能最后离开。最近这次有点不同,以高恒清一贯灵敏的感觉,似乎老婆大人的耐心已经基本耗尽,他觉得自己这次不得不以从未有过的端正态度加以认真对待。看来,这次是必须回去了。

倒也是真该回去了。高恒清被集团从申江总部派来顺阳组建子公司的时候,老婆大人还不是老婆大人,而是未婚妻。一晃几年,孩子都已经快两岁了。这种两地分居的生活,虽说是高恒清自己再三权衡并和老婆大人商量的结果,但其中也未免没有他贪图自由的因素。私下里他自己也对自己承认说,事业机会和不菲的收入自然是他说服老婆大人让他留在顺阳的主要理由,也的确是最重要的理由,但这两年老婆大人在申江生孩子又哺乳的,也的确辛苦。于情于理,他也该回去了。

也不能说高恒清就非要留在顺阳不愿意回申江,其实好几次他都已经下定了决心,可是每次都出现了意外的状况。比如最近的那次,在一月一次的回申江探亲时,为了老生常谈的调回申江这事,妻子和他吵到不可开交。高恒清并不是个缺失责任感的男人,虽然常年离家在外,说到底也是为了多挣些钱回家,而他孤身在外的自由和快乐算是副产品吧。不管怎样,这个家还是最重要的。于是高恒清有一次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要调回申江,便在探亲结束后的周一没去机场,直接去了集团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的总监老秦跟高恒清私交不错,见面一番寒暄和玩笑自然少不了。寒暄之后老秦有意无意透露的一个信息,让高恒清把要求调回公司总部的话头直接咽了回去。据老秦透露,集团马上要将顺阳公司从城市公司升格为省级子公司,这个倒也没什么,也已经在集团内部传了不少日子了。但老秦接下来神秘兮兮地故意压低了嗓门说集团分管北方区的副总裁陆总前几天把高恒清这几年的绩效考评报告拿去了,这句话就像一颗大石头掉进了一个小水坑,让高恒清心中不由顿时水花四溅。傻子都知道这是马上要提职提薪,高恒清不是傻子。于是他就跟老秦打了个哈哈说这次就是看望下老秦,问问他让人寄的特产老秦是否收到,人力资源部的兄弟姐妹们是不是够分。听说还没收到,高恒清煞有介事地皱着眉头感叹新招的行政专员还得严格要求,又摇了摇头叹息说都是各方神仙打招呼硬塞进来的,实在头疼。老秦是老人事了,自然频频点头表示理解。高恒清与老秦草草告别后直接就去了机场,还没上飞机就打电话给顺阳公司那个刚背了黑锅的行政专员小宋,让她寄了三大箱特产到集团人力资源部,一箱自然是给老秦的,另外两箱是部门里大家分的。一个星期之后,顺阳公司果真升格为省公司,顺阳公司的所有部门和所有人级别都提了一大级,工资就不用说了,自然是水涨船高。高恒清这个办公室主任当然也不例外。这还不算什么,集团同时下发的另一份文件明确高恒清再升半级,成为省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享受副总待遇。老婆大人分享了这份喜悦,更分享了高恒清大幅增长的工资收入,自然也就不把调动的事挂在嘴上,但其实还是一直挂在了心上。

不管什么情况,每天高恒清都会打个电话给妻子,说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