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体置于强大磁场环境下,体内的氢原子会受到强大磁场的影响,按磁场的方向排列。就像一堆小磁针按南北极方向排列一样。但是在微观世界,这种排列会分为顺和逆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原子核高低能态的不同,处于高能态的原子会表现出逆方向的性质。但是无论高低能态,它们都会因为磁场影响产生进动,这种进动称为拉莫尔进动。这时将射频信号注入大脑,它会将低能态的原子核激发至高能态,撤销信号的时候那些被干扰的原子会释放出脉冲信号,再利用接收线圈接收的信号成像。(核磁共振比较难以理解!这也难以简单化讲解,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那我的办法就能行!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能够调频的核磁共振仪,检测大脑各种原子分布情况,只要能绘制出三维的‘原子分布图’我们就能利用‘原子打印机’将他的大脑打印出来!”小林解释道。
“等等!你说的‘原子打印机’它是怎么个东西?”杨波已经听呆了,幸好陈先民沉稳,他一定要把小林编造的新名词给弄清楚。
小林解释“就是喷涂原子的打印机!嗯~~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做一个玻璃盒子,在玻璃上边开满方向各异的小孔,小孔直径一微米就可以,然后在小孔里插上管子,这些管子就是原子的通道,管子另一头我们做一个微型电磁线圈加速器。原子进入加速器后被加速,通过管子落入玻璃盒子,我们在盒子底部垫一层显像板,用单一的一根管道不断释放原子,就能得出这根管道的落点。依据此法,我们可以得知所有管道落点。‘原子分布图’我们有了,再利用计算机控制每个管道进入哪种元素,就可以打印出他的大脑!”
“其中有一个巨大的问题!管道最小是一微米,但是相对于纳米级别的原子来说,一微米也太大了!也就是说同一根管道的落点可能有无数个!”陈先民说道。
小林解释“这就看你们工艺做的好不好了!我们可以在管道外缠绕铜丝,通电后利用电磁场的约束,使每次经过的原子被约束在特定轨道!”
杨波皱着眉头发言“方法算是个方法,可这也太复杂了!组成大脑的原子难以计数,这得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小林坚定的说“我觉得如果这件设备能完成,那么永生时代就来临了!所以,再难我们也要做!”“而且,这也是获得身亡科学家,接下来思想的最好方法!他的大脑神经元处于死亡前的最后状态,所有的原子排列也是最后状态。所以,只要打印出一颗新的大脑,注入血液后他会继续接下来的思想活动!”
………
接下来他们又聊了诸多细节。包括用激光冲撞出经过管道的原子的电子,使它处于带正电状态,那么进入玻璃盒子后就会和其他原子共用电子,从而使它们链接起来。还有控制所有原子进入加速器的计算机,如何编程也是一项巨难无比的工作,其中哪种原子进入,哪种原子暂停,等等都需要计算机控制。更加恐怖的是,人脑是三维模型,统计完一纳米高度的所有管道落点后,必须再提高一纳米进行统计,所需要统计的数据只能用海量来形容。
但是再难他们依然在探讨着,因为这关系人类的永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