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乔迁之喜  生声如宴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至于小山脊梁的那座琉璃瓦小凉亭,是沈秉昌大书记出资亲自督造的,说是用来给沈老爷子夏天乘凉看风景。而当好奇的人问起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老梨树,韩梅沉吟了半响,有些伤感,叹道:

“这是我们家老爷子的百年功德,在老爷子还年轻的时候就栽上的了。”

这些女眷,不是沈家的近亲,就是韩梅、高太太老家的至亲,提前几天就来送祝福了。他们早就听说过老爷子的功绩和高德,纷纷劝解韩梅:

“你也不要伤感!自古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不是他们兄弟姊妹现在都出人头地了,老人家可以安安心心享福了”。韩梅这才找到慰藉、稍稍感到心安。

凌晨五点,在吴金芳念念有词的祝福仪式完成后,振聋发聩的鞭炮声惊醒了正在沉睡的人们,他们眯松着眼睛走出家门,看见绚烂的烟火照亮了整个响水河流域;礼炮的回响惊起群山间成片的鸟群,结成一个巨大的“喜”字在空中盘旋转舞。直到太阳爬上山顶,才抢了烟火的风头。

他们欣赏完烟火表演,兴奋的折回屋里,耐心的洗洗漱漱,穿上最漂亮得体的衣服,对着镜子前顾后照、自得其乐,因为他们要去参加沈家的新居落成大典。

庆祝乔迁之喜的盛典整整持续了一个星期,响水河因屠宰肥牛美羊、香猪海鲜,染成了鲜红色,浓郁的酒香一直飘到了数十里之外。往来不绝的香车宝马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堵得水泄不通,还是秦金刚临时指挥挖机推出几十亩空地,才让交通活络起来。

沈俊发站在门口热情的接待了每位到来的贵客:不论是煤矿上的一个小矿工,或是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亦或是素未谋面只为来混个脸熟的陌生人,沈俊发都表现得客客气气,温文尔雅,言语亲切的问候,态度恭谦的接待。

站在他身后的罗怀安和高子牙承着沈俊发的接待工作,喜笑颜开的把每位客人引进沈府、安排好座位。那里自有热情勤快的服务生端茶倒水、送点心——这些服务生都是村里年轻的姑娘,她们都是五虎亲自挑选的自家子弟或是至亲,实心实意诚实可靠,自愿承担起这项可以展现自我的任务。

沈秉昌偶尔也会亲自出来接待一些重要客人;沈轼则被高子牙强行拖来,跟在父亲的身后学习。他虽然表现得谦逊得体,却非常的不习惯,因为但凡来人认出他这位沈家唯一的大公子,就不吝夸赞之词。而他那女孩子见了也羡慕的小俏脸,还带着几分倔强的稚气,常常被夸得面红耳赤、局促不安,逗得身后的高子牙和罗怀安咧嘴哈哈大笑。

幸亏机灵的星雅发现被折腾的手足无处安放的沈轼,正向她挤眉弄眼的使眼色。星雅心领神会,谎称韩梅捉急找沈轼才将他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才被拯救出来的沈轼拉着星雅,故意在屋里兜兜转转饶了一圈,又和那群无法无天的五虎高粱子弟混成一片。

这群团结的膏粱子弟,在学校就因胆大妄为蜚声在外,不是翻墙逃课就是拉帮结派打群架,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挑战校规校纪。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校长,也因在批评大会上见惯了他们的面孔,成了他们苦口婆心的私教。

不仅老师对这群“老鼠屎”束手无策,连跑学校成家常便饭的“五虎”也觉得无地自容。经过深思熟虑,“五虎”重新拾起早已被蒙尘许久的“三斗米先生”教学方法,关起门,用巴掌和棍棒狠狠地伺候,才让这群小土匪规规矩矩待在教室、不出校门惹是生非。

还没安静几天,“五虎”又一起被请去学校聆听教诲了,因为这伙小土匪突然间就安静本分下来,反倒让他们的老师感觉到不习惯;经过细心地侦查,发现这几颗老鼠屎竟然爱好上了文学,学校里但凡有点姿色的小女生都收到过他们海誓山盟、火辣辣的情书。

除了几个一心向学的乖乖女、颤抖着小手把情书交给老师之外,其他的几乎都让这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坏小子得手了,有的甚至趁黑牵着小手在操场上数星星。

“比他老子我年轻的时候强多了!”这是秦金刚走出校门后,发出的真心实意的感慨。他虽然生的五大三粗、天不怕地不怕,但直到结婚那会儿碰一下他媳妇的小手都会脸红,还是他那俏皮的婆娘主动握上他的蒲团大手。

“我看着这情诗,多半是出自沈轼这小子的手。”罗怀安抱着一摞老师交给他们的罪证津津有味的品读,肯定的说道。虽然他家的独子罗彦卿在文学上也有几分造诣,但他心里清楚暂时还达不到这种水准。

高子牙、李成顺和陈定山也抢过几张兴致勃勃的品读起来,至于秦金刚,他识字不全、不想鼻子插葱装大象。等他们传看完,一致赞同罗怀安的看法,纷纷苦笑起来:

“这小子还真是深藏不露!”

据老师的夸赞,沈轼这小子虽然也重义气,偷偷陪着五虎之子秦知书、罗彦卿、陈宇、李霄他们打了几场架,但是学习从来不落下,成绩在学校也是数一数二,那是有目共睹。连老师也猜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