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也别怪三位哥哥。”
梁炜琪还不忘为三位哥哥开脱,“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代表他们自己,也代表了他们身后的一些人,一些势力。”
“有时候,他们自己也是身不由己啊。”
“你这孩子呀,就是懂事!”
皇帝老怀大慰起来,“不过,张泽天说的也有道理,朕的年纪也大了,为国家考虑为祖宗基业的传承考虑,也该立太子啦。”
“他们这是别有用心。”
梁炜琪冷笑一声,“父皇春秋鼎盛着呢,再为天下黎民百姓殚精竭虑个一百年都不为过!”
“这话有点夸张了。”
皇帝笑了,摇摇头。
“其实,他们也是发现了父皇在位,就没有他们这些大臣们多少事儿了。”
梁炜琪接着说道,“在朝为官,没什么事儿就意味着手里没有权力了,他们这种享受过权力的人,让他们再放弃手里的权力,甚至削弱他们手里的权力,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
皇帝点点头,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小五,你老实跟朕说,你想不想当太子?”
听到这个问题,梁炜琪的身体一颤,迅速抬起头看着皇帝。
“父皇,儿臣的心里也很纠结!”
“哦,为什么?”
皇帝又笑了,梁炜琪的反应他很满意,身体一颤是下意识地反应,敢于抬起头是说明他接下来说的是真话。
“说不想当太子嘛,又有点想。”
梁炜琪笑了,“毕竟,当了太子就意味着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而且还有很多人支持去做。”
“不想的原因是,天下亿万子民要考虑啊,遇到天灾了要考虑他们有没有吃的,遇到人祸还要考虑派人专门去调查解决,因为他们要是没饭吃活不下去是要造反的……”
迎着皇帝的目光,梁炜琪侃侃而谈。
当然,他说的都是心里话,所以没有任何的犹豫和畏惧。
而且,他的理想本来就是当一个逍遥自在的王爷。
当皇帝多累呀。
“来人,给赵王送上一杯参茶。”
听了梁炜琪的禀报,皇帝让人给梁炜琪上了被茶,然后话题一转,“小五,那你觉得朕一直不立太子是为了什么呢?”
咳,咳,这个问题很有深度啊。
一个回答不好,就会影响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分量啊。
这可是费了就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结果啊。
喝了口参茶,梁炜琪陷入了沉思之中。
皇帝不想早早退位是必然的,不过,也不一定就真的全是自私自利的想法,肯定也有把权力集中到皇帝的手里的想法,提高皇帝的权力,削弱朝中大臣的权力。
“父皇,先请饶恕儿臣妄言之罪。”
梁炜琪思考良久,终于说话了。
“好,朕恕你无罪。”
皇帝面色凝重地点点头。
“父皇,儿臣觉得你之所以没有立下太子有两个原因。”
梁炜琪神色凝重地说道,“第一,父皇还年轻正龙精虎猛着呢,过早地立太子的话,朝中那些有想法的大臣就会想方设法地从太子那里入手,挑拨皇家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
“一些目光短浅之辈就会为了皇位,向他们屈服。”
皇帝点点头,没有说话。
这的确是他的考虑之一,不过,从小五的表现来看,他已经想了更多。
“第二,我认为父皇是想把朝廷好好地梳理一遍,把权力分配好,形成一个制度等等,总之父皇是要把一个近乎完美的朝廷交给太子……”
梁炜琪再次侃侃而谈起来。
尽管梁炜琪不知道这一次饶到皇帝的痒痒没有,但是,这基本上就是他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两世为人的智慧结晶了。
尤其是综合了前世历史上的那些有名的皇帝的一些思路想法。
甚至,有几分梳理接下来皇帝的工作思路的味道了。
这一禀报,时间就长了。
中间太监来禀报了两次,一次是左相求见,一次是礼部尚书求见。
两次都被皇帝否决了。
“要是你的哥哥姐姐都像你这么想就好了。”
听完了禀报,皇帝感慨一声,喝了口参茶之后,接着说道,“对了,什么时候搬到你的赵王府去?”
“禀父皇,上午母后跟我说了,让我自己选择……”
梁炜琪简明扼要地禀报了一番,今天下午这一谈话就是这么长时间,要不是有参茶早就口干舌燥了。
“辛苦了,我知道你想尽快搬出去是为了巡察院的事务。”
皇帝赞许地点点头,“这样,一会儿让人给你送五万两银子过去,给你的两个侧妃采买点礼物,就当是你没有时间陪她们的补偿吧。”
“谢谢父皇。”
梁炜琪大喜过望,心道,果然还是拍马屁更